如果珠寶商和屠夫從小就被人教育成一個外科醫師,也許他們就可以做一個外科醫師,並且珠寶商要比屠夫進步得更快。某一個人為什麼會做珠寶商,某一個人為什麼要做鑄造錢幣的工人,這是因為前者喜歡精細化的工作,這就是他的天性;而後者卻喜歡粗重的工作,這也是他的天性。教育就是讓你發展自己的天性,完善自己的天性。
任何一種職業都有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區別,關鍵在於你更傾向於做哪一方麵的工作,這還要看你喜歡到了什麼程度。在工業中,也可以把精巧的工作和不精巧的工作區分開來,精巧的工作不但是指你的心靈要精巧,也是指你的手工要精巧。遊戲也和工作有同樣的特點。一個打棒球的投球員把球扔給隊員,而當隊員抓到球的時候,就有人會誇他好眼力,好手法;可是他選擇在什麼時候扔球,這一點也可以體現出他智力不錯,判斷力也比較準確,假如他胡亂扔球,就代表他比較愚蠢,學藝不精。在大型交易所,我們往往都能看到這樣的招聘廣告:“誠招助手”。假如求職者果真隻帶著他們的手而沒頭沒腦地去應聘,那麼老板肯定會覺得很失望。所以招聘廣告應該寫成這樣:“誠招一名有頭腦的員工”。很多工作完全要依賴腦力,比如包工頭、策劃員和工程師等,這些人之所以可以獲得這份工作,恰恰是因為他們可以同時做好體力工作和腦力工作。
工作過程中遇到那些不需要動腦的事情的時候,就可以減少腦力工作。機械化的工作隻適合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去幹。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做這樣的工作,可是也有很多人做不好這樣的工作;因為有些人認為這樣的工作太枯燥了,有一些人隻不過是覺得自己不適合機械化的工作。不管人們從事什麼職業,隻要可以做得很優秀,在工作的時候就可以獲得一些滿足感,而且可以養活自己;然而,如果你適合同時做腦力和體力工作,你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很多女人都願意去做速記、打字和家政等工作,因為這種職業適合女人的大腦和肌肉。她們樂意做一名教師,這是因為她們有一種與孩子親近的能力。男孩子對一些機械類的玩具很感興趣,因此世界上龐大而複雜的機器大都是年輕男人來進行操作的。打字機並非是專門為了女人創造的,隻是女人做打字員更合適罷了。開車和打字是一樣的道理,男人更適合做司機——這兩類職業都需要用到腦力。
你現在做的工作所需要的腦力和肌肉怎樣才能促進你更好地發展,這一點值得深入探討。特別簡單而不需要運用腦力的職業很罕見,因此很多職業,你隻有動腦筋去做,才可能做得更棒。
理想的可貴就在於它可以實現
小孩子最喜歡有人問他,你長大後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呢?他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火車駕駛員”或者“消防隊隊長”。然而,假如你去問那些快要成年的孩子,等他們自己有權利去決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回答就會更實際一點。假如你去問那些在職卻還是到處找工作的青年男女,他們的答複有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隻有二分之一的人可以準確地表明自己到底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挑選100個人來參與一個實驗,這100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都很有主見,首先讓他們表達自己最想做的工作,接著再對他們做一個智力測試,最後,再把每個人的智力和他們想要做的工作加以比較。其中有44個人渴望從事的職業正好可以匹配他們的智力;其中有41個人的智力特別適合他們渴望的工作,並且他們的智力足夠擔任更高級別的崗位;其中有15個人的理想超越了他們的智力。假如這些人都可以實現他們的目的,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幸福而艱辛地工作呢?能力與職業特別匹配,或者能力與職業的需要特別不搭調的人又有多少呢?這些事情都特別難以確定。但是,不匹配的人仍然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