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溝號”的神秘失蹤
深海探索時神秘失蹤
2003年6月30日,日本官員證實了一條令海洋科學界震驚的消息:曾創下世界潛水深度紀錄、有世界“潛水之王”之稱的“海溝號”無人駕駛潛艇在太平洋水域神秘失蹤。
如果“海溝號”真的無法找回來的話,其所造成的損失將類似於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爆炸對世界航天界帶來的損失。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將很難再製造出一艘與“海溝號”性能相媲美的無人駕駛潛艇。
2003年5月29日,“海溝號”在日本南部太平洋海域4667米深的海床上進行地震項目的研究。這時,天氣預報警告說當地海域將有台風。
為確保儀器和人員安全,“海溝號”母船決定收回無人駕駛潛艇。就在下達回收信號時候,科學家們吃驚地發現,“海溝號”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
“海溝號”是如何失蹤的
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和海洋科學界為之震驚,他們決定先秘而不宣,自行搜索。然而,一個月過去了,“海溝號”仍杳無音信。
對於“海溝號”神秘的失蹤,日本方麵有諸多的猜測:
一是拴鏈鬼使神差地斷了,潛艇脫離了母船。不過,令日本科學家們大惑不解的是,從拴鏈斷口來看,像是被人幹淨利落地解開了似的。
二是“海溝號”在海床上行進的時候突然陷入深溝,拴鏈無法承受猛然斷裂,潛艇因此墜入海底深處,並且砸壞信號設備。
三是有人盜走了“海溝號”。不過,這種猜測顯然很荒唐,因為像“海溝號”這樣的探測潛艇是世界海洋科學界共有的科考平台,任何人拿走後也沒法公開使用。
為什麼“海溝號”如此受重視
“海溝號”的神秘失蹤牽動了全世界科學界人士的心,因為它集人類深海探索科技精華於一身,是應人類對深海探索的需要而誕生的。1986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開始研製“海溝號”無人駕駛潛艇,經過6年的努力,終於建造成功。
“海溝號”長3米,重5.6噸,耗資5000萬美元。實際上,它也是一台水下機器人,裝備有高端的攝像機、聲呐係統和一對采集海底樣品的機械手。
“海溝號”是人類科技的結晶。要知道在海洋中,每下潛100米就增加10個大氣壓,這就要求機器人身上的每一個部件都必須能承受住這麼大的壓力而不變形、不被破壞。
而對於浮力材料,不僅要求它能承受極大的壓力,而且對它的滲水率要求也極高,以保證其密度不變,否則機器人就會沉入海底。
此外,“海溝號”與母船之間采用光纜通信,使“海溝號”攝像機拍攝到的實時圖像信號可以通過光纜傳輸到母船上,操作人員可觀察監視器上的圖像,在母船上對“海溝號”進行操作。
在線小知識
“海溝號”失蹤前不久,剛剛在日本海6300米的深處進行科學探索,並發現了10種神奇的細菌,這種首次被發現的細菌對治療人類的皮膚病有著神奇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