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的耳目——雷達(1 / 1)

軍隊的耳目——雷達

各種現代偵察手段中,用得最多的是雷達偵察。天上、地上、海上,陸海空軍中到處都有雷達。

發展到今天的雷達,真正成了戰場上的“千裏眼”。它可以發現數千裏外的目標。它幾乎不受晝夜各種天氣條件限製,全天時、全天候地工作。它能夠自動搜索和跟蹤目標。它能夠按照預先編好的密碼,通過一定的附屬設備辨別敵我。世上還沒有別的偵察手段能替代它。

用於地麵偵察的軍用雷達,現在有如下幾種類型:

戰場偵察雷達,也叫地麵活動偵察雷達,主要是陸軍偵察部隊用來偵察、監視地麵的兵器、車輛、人員和低空飛機活動情況的。

這種雷達技術先進,使用靈活,具有手控和自動扇掃兩種工作方式。生存能力強。可遙控工作,使用遙控電纜,最遠可在35米處操縱。

警戒雷達,配置在沿海、邊防和縱深地區,有的設在高山上,用來發現遠距離的飛機、導彈和艦艇,保證己方有充足的戰鬥準備時間。

還有一種超視距雷達,用來探測從地麵發射的洲際導彈、部分軌道式轟炸武器,以及可以做超低空飛行的高速戰略轟炸機。

超視距雷達能在導彈發射後一分鍾發現目標,3分鍾提供預警信息,預警時間可長達30分鍾。

超視距雷達在警戒低空入侵的飛機、巡航導彈和海麵艦艇時,可以在200千米至400千米的距離內發現目標。與微波雷達相比,超視距雷達對飛機目標的預警時間約可增加10倍。

今天電子計算機等現代高科技的飛速發展,為雷達向“智能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人們已經研製出一些能夠識別敵方和我方飛機的“智能雷達”。

另外,還有一種采用微波成像技術的智能雷達,它通過微波來給飛機照“快相”,電子計算機得到飛機在不同位置上的眾多“快相”,對這些“快相”進行處理之後即可辨認出各種不同的飛機。不過,這種雷達由於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來對飛機拍攝每張微波“快照”,往往會貽誤戰機。

在線小知識

雷達靠無線電定位。它利用物體對無線電波的反射特性,探測飛機、導彈、艦船、車輛、兵器、橋梁和居民點等目標,測定目標的位置,包括距離、高度和方位角。雷達的實際應用,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德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