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武器的問世(1 / 1)

溫和武器的問世

人們都知道,武器是用來殺傷敵人的。然而,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國外正在研製使敵方人員失去戰鬥力的非致命性武器,也叫作“不殺人”武器。這種武器能夠使敵方武器裝備和設施癱瘓,以及幹擾敵方設備使其失效,它也稱為“非破壞性”武器。

有人會問了,為什麼要研製這類武器呢?回答很簡單,研製這些“溫和武器”的目的,就是在盡量減少殺傷敵方人員的情況下,對敵人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從而減少己方大量武器彈藥消耗和人員傷亡,以獲得最大的作戰效果。

有一種手投式的非致命性彈藥,叫爆震彈,也稱震蕩彈。這一類型的彈藥主要有強光致盲彈和巨響彈,主要是在瞬間製造出強烈的光亮或大分貝的噪音。

強光致盲彈擊發以後,裏麵裝填的鋁粉、鎂粉會劇烈燃燒,產生強烈的光。一旦遭遇這種炸彈,一瞬間眼前好像有1000個太陽亮起,能暫時致盲。

巨響彈擊發後,聚在彈殼裏的高壓氣體突然釋放,產生的劇烈震蕩形成大分貝的噪音,爆炸聲能讓人的耳朵產生長時間耳鳴,暫時失聰,頭暈惡心,無法辨別周圍環境,腦子一時間什麼也想不起來。

爆震彈雖然是一種可靠實用的手投式非致命性彈藥,但是在白天或者空曠的環境下使用效果就不理想了。其實,非致命性彈藥還可以通過霰彈槍發射。

霰彈槍最大優勢就是使用殺傷彈時殺傷麵積大,在遠距離射擊時也可以構成一定的殺傷力。霰彈槍可以同時發射22粒彈丸。霰彈槍發射後,彈丸呈一個逐漸擴散的彈群,形成一個殺傷片。

為了更有效、更人性化地處置不同環境、不同規模的社會公共安全事件,一些新型的非致命性彈藥及發射係統被陸續開發出來。

比如新研製的35毫米手持防爆發射係統。此係統瞄準簡單,上麵雖有標尺,但不是很精確,使用時在距離比較近的情況下,隻需判斷大致方位,就可以扣扳機把彈藥打出去。

這個發射係統的彈筒是鋁合金做的,比較輕,不如軍用武器結實。

在戰場上向敵人噴灑雲霧狀的“失能劑”,也是溫和武器的一種,這種類似於化學武器的毒劑,能使敵方人員暫時失去戰鬥能力,一般在中毒2天至3天後即可恢複正常。

無論是使用非致命性武器或者是非致命性彈藥,特別強調的是非致命性。這其中體現出的是一種人文關懷,這種理念的建立顯然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

在線小知識

正在研製的次聲炮和聲波槍,也是溫和武器的一種。這種以聲波作為“彈丸”的武器,頻率隻有幾赫茲,能使人感到惡心,想嘔吐,難以站穩並迷失方向。但是,隻要一停止發射這種次聲波,上述症狀就會立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