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的表現和原因
酒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醫學家認為少量有規律的飲酒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如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強健體魄,充實活力等。有的醫學家還認為;少量飲酒可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但如果飲酒過度,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帶來很大的害處。
可是,人們為什麼會醉酒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醉酒者的表現。醉酒,特別是大醉,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是失調。這是一種隨意運動失控和身體失衡的特殊障礙。這時,醉酒者的動作逐漸拙笨,精細動作喪失殆盡,簡單操作也無所適從。
小腦是腦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的後方。在種係進化上,小腦與大腦同步發展。小腦對於大腦皮層控製的隨意運動的協調和維持姿勢平衡有密切關係。科學家埃瓦茨對小腦功能的深入揭示為建立醉酒者的特殊行為模式提供了科學根據。他認為小腦與醉酒之間有著某種必然的聯係。
紐約市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洛拉·沃爾考博士研究人類醉酒與腦的關係,獲得了突破性成果。
沃爾考博士首先為13名受試者做了掃描對照檢查,然後將受試者分為兩組:
第一組為6個人大口喝下6兩至8兩的酒。第二組為7個人,飲量減半。40分鍾至60分鍾之後,再對所有參試者進行掃描,確定其反映代謝速率的血流量水平。
結果是耐人尋味的:喝酒多的前6個人與喝酒較少的後3個人出現了活動障礙,動作很不協調,完全不能走直線,步履蹣跚。
與此行為異常相應的是,其小腦血流量較正常對照水平明顯減少,表明醉酒時小腦的代謝水平明顯下降。而其餘4名喝酒較少的受試者,運動技能沒有任何改變。
這就清楚地表明,雖然每個人對酒精的反應各有差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飲酒量大,醉酒行為共濟失調與小腦血流量減少存在著明顯的依存關係。沃爾考用現代精密實驗技術首次揭示出醉酒者的隨意運動障礙與小腦代謝降低的同步性,從而合乎邏輯地說明:醉酒者特有的狀態是由於酒精對小腦的毒害幹擾了小腦的正常功能。
這一成果與神經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醫學的資料也是相符合的。它標誌著,人類為解開醉酒之謎取得了可喜的結果。
知識小鏈接
人體肝髒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千克體重一克。一個60千克體重的人每天攝入的酒精量應限製在60克以下。低於60千克體重者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也就是60度白酒50克、啤酒1000克。紅葡萄酒每天兩三小杯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