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人文建築除了東林寺和大林寺還有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廬山五老峰東南,建築麵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水合,幽靜清邃。書院始於唐代。據說南唐時期,唐代詩人李渤隱居這裏讀書,養一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後來,李渤任江州刺史時,便在這裏築台榭,植花木。
到了940年,南唐政權在李渤隱居的地方建立學館,稱“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這是一所與金陵國子監相類似的高等學府。
到了宋代,江州的鄉賢明起等人,在白鹿洞辦起了書院,“白鹿洞書院”之名從此開始,但不久即廢。直到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後,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章製度。從此,白鹿洞書院開始揚名國內。
自朱熹之後,白鹿洞書院“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成為了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場所。
存留下來的白鹿書院建築群,建築體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白鹿洞書院坐落在貫道溪旁,有欞星門、泮池、禮聖門、禮聖殿、朱子祠、白鹿洞、禦書閣等主要建築。
其中禮聖殿是書院中等級最高的建築物,歇山重簷、翼角高翅,回廊環繞,但與一般文廟大成殿有所不同,而是青瓦粉牆,使這座恢弘、莊嚴的殿堂,又顯出幾分清幽和肅穆,與四周坡屋麵、硬山造帶有民間風格的建築和諧、協調。在禮聖殿的石牆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畫像石刻。
禮聖殿東側的朱子祠是為紀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後有一石洞,內有一頭石雕的白鹿。據《白鹿洞誌》記載:“初,鹿洞有名無洞。嘉靖甲午,知府王溱乃辟講修堂後山,為之築台於上。知府何岩鑿石鹿於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環合似洞而得名,存留下來的石洞和石鹿,是後來明代修鑿的。
在朱子祠之東廂,設有碑廊,內嵌宋至明清古碑120餘通,這是後來為保存文物古跡而新建的。在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烹的手書真跡,也有署為紫霞真人的明代狀元羅洪先的《遊白鹿洞歌》。
這些名跡,筆鋒莊重遒勁,運筆猶若遊龍。它們既是彌足珍貴的書法藝術品,又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重要曆史資料。
在朱子祠前,與禮聖殿並列的是一座兩層樓閣,即“禦書閣”。閣前有桂樹兩棵,相傳是朱熹手植。這裏古樹濃蔭,陽光穿過樹隙在地麵上灑下斑駁的小光圈,風吹樹動,光影搖晃,有如微波蕩漾的湖水,顯得環境清幽,風景宜人。
在欞星門西北隅,不僅有曲徑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還有“釣磯石”、“漱石”、“鹿眠場”和“流杯池”諸勝跡。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書“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場”相傳唐代詩人李渤飼養的白鹿就睡在這裏。而釣磯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書“釣台”兩字。據說當年朱熹常在此垂釣,實際上這裏水淺泉碧流急,很少有魚,故後來明代劉世揚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魚”4字,可謂中的之妙語。
白鹿洞書院擁有的山林保存了廬山的原始森林和原生植被,有千年古鬆18棵,有柳杉、水杉、紫荊、紅楓、銀杏、廣玉蘭、珍珠黃楊、紅葉繼木等珍稀植物。山上林木蔥蘢,山下流水潺潺,這是白鹿洞書院擁有的一份自然遺產。白鹿洞書院融於大自然之中,占盡了自然風光之美。
白鹿洞書院環境優美,風光如畫,門前貫道溪上的拱橋和橋頭磯上的小亭與碧水青山相映生輝,成為古道來書院的前奏,成為書院的標誌和景觀。
拓展閱讀
廬山白鹿洞書院碑刻數量之多,內容之廣,書法之精,在全國除收藏碑刻為主的文保單位外是罕見的。這些碑刻是白鹿洞書院的史書,真實地記錄了書院的興衰和活動,從史料上充實和豐富了白鹿洞書院的文化內涵,體現了書院文化的特色,具有重大研究價值。
遍布名人足跡的廬山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曾經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在赴任途中,經過九江,曾遊覽廬山。他飽覽了山南的秀麗景色,又轉到北麓,來遊西林寺。
西林寺位於廬山香穀之南,東林寺以西,是一座早在晉朝所建的著名古刹。西林寺的住持僧常總老和尚,聽說蘇學士來訪,慌忙出來相迎,並親自引導蘇軾參觀寺廟,逐殿逐閣作詳細介紹。
常總老和尚陪伴著蘇軾穿過鍾鼓樓,到了藏經閣,又來到正殿。這裏有重閣七間,層層疊疊,殿宇廡廊,金光燦燦,所有梁柱全用楠木製成,筆直蒼勁,高大雄偉。
常總老和尚指著正殿的一角,饒有興趣地對客人說:“據說當年建寺的時候,正殿的這個角忽然向南傾斜了三尺,當時眾僧都急得手腳無措。不料,此時從石門澗猛然刮來一陣狂風,吹得飛沙走石,雙眼難睜。待到狂風過後,眾僧睜眼一看,怪了,歪斜的一角居然給吹正了。人們說這是神仙相助,便把這個正殿取名為神運殿。”
蘇軾聽罷哈哈大笑,他也聽人說常總和尚打坐的地方,金光滿座,奇香四溢,便問:“聽說你是劍州尤氏之子,是真的嗎?”
常總老和尚點點頭說:“是的。”
蘇軾又打趣地說:“據外人所傳,你母親生你的時候,曾夢見金人授予一朵白蓮花,才生下了你,也是真的嗎?”
常總老和尚也笑笑說:“蘇軾居士,這我可說不清,得問我的母親才知道啊!”
倆人談笑間出了寺廟,來到長舌溪邊,在涼亭內站定,蘇軾對這個奇怪的溪名很有興趣,問:“為什麼叫長舌溪呢?”
常總老和尚說:“因為溪水聲聲不斷,不絕於耳,所以便叫長舌溪。”
蘇軾會意地微微點頭,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又問:“西林為慧遠所居,聽說他的墓就在這裏?”
“不錯,我帶你過去看看吧!”
常總老和尚說完就領著蘇東坡,沿著西林塔往南行,在橋下村之西,筷下村以東,兩村間有一石砌的圓形墓,常總老和尚說:“這就是慧遠之墓。”
蘇東坡默默無語,在墓前站立良久。常總老和尚怕他累了,說:“蘇學士,回禪堂稍息片刻吧!”
蘇軾隨常總老和尚返回西林寺,快到寺前,他抬頭往前一看,隻見橫在眼前的廬山,巍峨崢嶸,逶迤不斷。
蘇軾頓時感到遊興倍增,又快步繞到側麵看時,果然又是一番奇景,但見那一座座刀削似的山峰,平地拔起,直插雲天,壯麗無比,真不愧是千古名山啊!
蘇軾抑製不住地對常總老和尚讚歎說:“西林寺建在此處,確是一塊寶地呀!”
倆人又進了寺門,準備到禪堂品茶休息。在路過一堵牆壁時,見壁上寫著許許多多的詩句,蘇軾不禁放慢了腳步,徘徊在題詩壁下,逐一欣賞起詩中的佳句來。
常總老和尚早知這位蘇學士學識才高,如今見他詩情奔放,心想:不如請蘇學士題詩一首,豈非一大快事,便說:“恕我冒昧,敢請蘇學士也題詩一首,以助雅興!”
蘇軾寺裏寺外,一路行來,不無感受,聽常總長老一說,也就欣然命筆。隻見他卷起袖子,提起羊毫,飽蘸濃墨,在西林壁上題了一首詩: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了廬山變化多姿的麵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麵,如果主觀片麵,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是借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麵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的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麵性。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表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據說當時,常總老和尚正給他托著硯台,屏住呼吸,看著他一字一句地寫下來,直到蘇軾寫完最後一個字時,常總老和尚驚得險些兒失手丟了掉硯台呢!真是字字珠璣,千古絕句啊!不禁脫口稱讚道:“妙哉!妙哉!”
就這樣,這首膾炙人口的好詩誕生了。後來一直為人們所推崇,成了傳世佳作。
在宋代,著名哲學家周敦頤非常喜歡廬山的美景,所以在廬山建造了書院,辭官在此講學了。
周敦頤曾在江西和兩廣等地當過30多年的地方官吏,有一定的成就,同時他也是宋明理學的創始人。
1061年,43歲的周敦頤由四川合州視事,遷國子博士,通判虔州。他途經江州,為廬山的風光所吸引,遂有卜居之誌。
到了1071年,周敦頤上表朝廷,要求到南康任職,以便就近到廬山憩息。他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朝廷的同意。周敦頤在南康任職期間,經常到廬山上下漫遊。他喜愛廬山北麓蓮花峰一帶的清雅環境。尤為喜愛從蓮花洞流出的一股清泉,“潔清紺寒,合於湓江”。
周敦頤來到南康的第二年,就要求朝廷為他解除印綬,以便在濂溪書堂定居講學。人們就稱他濂溪先生。他講學之所,名為濂溪書院。周敦頤撰寫的《濂溪書堂》一詩,表達了他對廬山真摯感情和他所述的淡泊的隱居講學生活的感受:
田間有流水,清沁出山心。
山心無塵土,白石磷磷沉。
潺湲來數裏,到此始沉深。
芋蔬可卒歲,絹布足衣衾。
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
吾樂蓋易足,名濂朝暮箴。
周敦頤除了在書院講學以外,即潛心著作,留下來的除詩文以外,還有《太極圖說》和《通書》等數種,後人編為《周子大全》。
周敦頤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曾於知南康軍時,在府署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池寬30餘米,中間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賞著縷縷清香和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自此蓮池名震遐邇。
拓展閱讀
1989年,來自台灣的覺海法師回大陸探親。她不顧年逾古稀,親赴東林寺竭見果一法師,言其不忍看到西林寺荒圮冷落,發願要重建西林寺。覺海法師的想法立即得到九江市各級政府部門及佛教界人士的一致讚同。
覺海法師,於台灣臨濟寺出家,在立誌重建西林道場後,變賣在台產業及積蓄,曆經7年獨資新建西林寺,並立下規矩:不化緣,不攀緣、不求援,不趕經懺。如今西林寺巍峨屹立於廬山上,重放異彩,覺海法師終於了卻了自己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