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國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1847~1931)一生中有許多發明,可是愛迪生並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特斯拉(1856~1943)一生中獲得了112項美國專利,也是科學發明的佼佼者,可他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令人感到奇怪。
原來,在愛迪生與特斯拉之間進行著一場“戰爭”。愛迪生為了使自己心愛的直流電占領市場,不惜妖魔化交流電。他甚至於1903年親自電死過一頭大象,還雇人把這一過程拍了下來,廣為播放,向人們宣傳交流電的危害。而特斯拉則為了給自己的交流電爭得更多的用戶,毫不示弱地來了個“針鋒相對、以牙還牙”。
1912年,諾貝爾獎委員會評選出愛迪生和特斯拉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時,兩人已經成了死對頭。特斯拉公開表示拒絕共同領獎,愛迪生也拒絕領獎。最終,191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發明家達倫。
但是,交流電的好處並不因為愛迪生的詆毀而被忽視。不久之後,甚至連愛迪生自己的電器公司都決定改用交流電,並去掉了公司名稱前麵的“愛迪生”,最終變成了著名的“通用電氣”。
愛迪生為什麼如此固執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數學不行。愛迪生隻上過3個月的學,他所做的發明全是憑自己的經驗和勤奮。但是,交流電和直流電非常不同,要想真正理解交流電的工作原理,必須精通高等數學,這恰恰是愛迪生的弱項,於是他始終都未能真正理解交流電的好處究竟在哪裏。
據說在愛迪生死後,美國媒體都不吝筆墨讚美他的功績,隻有他的對手特斯拉提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他(愛迪生)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低,經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特斯拉說,“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碼的理論和計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氣。他無視初等教育和數學知識,完全信任發明家的直覺和建立在經驗上的感覺。”
聰明的特斯拉日子也不好過。由於性格怪僻,不善經營,特斯拉沒有從自己的發明中賺到什麼錢,最後死於貧困潦倒之中。
現在看來,他們爭什麼呢?無論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