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上最美麗的聲音,是母親的呼喚(1 / 3)

一、世上最美麗的聲音,是母親的呼喚

她坐在那裏,顯然有些坐立不安,一會兒看看牆上的鍾,一會兒又看看旁邊的人,後來她搶著說了話,臉上馬上有些羞澀,她說不好意思,讓我先說幾句,我過一會兒就得走,快到10點鍾了,我還要去給老板做中午飯。

那天我是在一個區婦聯參加座談會,在座的都是被評為“好媽媽”的母親們。這位搶著先說話的母親叫做鄧榮華,看上去她顯得有些疲憊,可身上的衣服樸素整潔,額上出現了許多細細的鈹紋,但仍然看得出年輕時的清秀。

說話的時候,她的一雙手總在桌上搓動著,那是一雙成天勞作的手,骨節大大的,皮膚也十分粗糙,她在為一家私營老板做飯,有十多個人吃,連買菜帶做好都是她的事,但每個月的錢很少。她對這一點絲毫沒有抱怨,相反幹得很賣力很小心,這從她一點都不願意耽誤時間看得出來。

我開始想,這麼短的時間,這位著急去幹活的媽媽能說些什麼呢?

可是聽鄧榮華說了她的故事,我大大地驚訝了。

她是一個有著兩個聾啞孩子的媽媽。

她又是一個不認命,堅決與命運抗爭的媽媽。

在她柔弱的肩膀上扛著一個曾經多災多難的家庭,而在她一說話就有些臉紅的平凡的外表下,埋藏著一顆無比堅強的心。

折斷翅膀的小鷹

鄧榮華還是一個年輕姑娘的時候,也曾有過許多夢想,那些夢想其實很普通,她隻是想找一個情投意合的丈夫,和和美美地過一輩子。

這一點要說並不難做到。那時的鄧榮華長得麵貌清秀,而且為人賢慧,還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她那時在一家工廠做童裝,五顏六色的花布從手下經過,那就像是她編織的一個個夢,她做得安心而又熨貼。

當時提倡晚婚,鄧榮華也不著急,她耐心地等待著,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那是一個姓山的小夥子,人本份老實,同她一樣也是個普通工人,可為人好,待榮華更沒說的。鄧榮華覺得這就足夠了。28歲那年她和小山結了婚。算得上是幸福和美,日子過得蠻舒心,

過了不久,也就是1978年,榮華順利地生下了一個胖嘟嘟的兒子,把丈夫和公公婆婆全家人都樂壞了。榮華更是自豪得意萬分,看著兒子粉粉的小臉,榮華和丈夫商量來商量去,給兒子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做山鷹。

世上姓山的人不多,老天爺把這樣一個好名字給了榮華的兒子,她把兒子抱在懷裏,叫鷹啊鷹,你長大了就是一隻高高飛翔的山鷹,一隻堅強有力的山鷹。她對兒子的未來充滿了幸福的感覺。

兒子長得很快,個子大大的,一晃就滿了周歲,又一晃快兩歲了。可是隨著時間的流動,有一些情況越來越讓人感到不安。

快兩歲的山鷹,一直不會講話,也不會走路。

全家人開始焦急不安,而當媽媽的榮華心裏更是充滿了恐懼。

榮華和丈夫懷著不祥的預感把孩子抱到醫院去檢查。醫生證實孩子患有先天性的耳聾,也就是說無藥可治。

這如同晴天霹靂,把全家人都震懵了。山鷹啊山鷹啊,你還沒有飛起來呢,怎麼就把翅膀給折斷了呢?山鷹啊山鷹,要是世上還有讓你能夠聽見聲音的靈丹妙藥,親人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去為你采摘啊!可是沒有,醫生麵對榮華的苦苦懇求,隻是滿臉同情地搖頭。

山鷹的奶奶抱著孫子直是哭,本來話就不多的丈夫更是被這打擊弄得一言不發,全家人都處於在痛苦之中。榮華看著自己的兒子,再看看別人家裏活蹦亂跳的孩子,她就止不住要流淚,尤其是聽見別人的小孩張著小嘴叫媽媽,她就心如刀絞。

怎麼辦?就這樣聽任命運的捉弄嗎?讓孩子在蒙昧中長大嗎?讓山鷹永遠也飛不起來嗎?

不!榮華對命運說不!

她對著孩子純真的笑臉,下定決心永遠也不能放棄。在一片絕望之中榮華尋找著希望,她發現兒子的智商並不低,就連醫生也是這麼認為,兒子能認得人,能按照大人的指點辯認事物,甚至可以認字。榮華寫出一個“一”字,給兒子看,然後伸出一個手指頭,嘴裏說“一”,兒子也跟著伸出一個手指頭,從此就知道了“一”的概念。

榮華欣喜若狂地將這個發現告訴所有認得的人,善良的同事朋友們得知後,都替她高興,說孩子既然已經是這種情況,就不要太絕望,要振作精神,不能放棄!人們的話給了榮華和家人很大的安慰和鼓勵,這個世界上畢竟還是好人多,在大家的支持下,榮華把對山鷹的教育擔當了起來。

榮華隻有初中文化,但教兒子認字已經足夠了。隻要是跟兒子在一起,所遇到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當作教材,隨時施教。什麼“腿、腳、手、鼻子、耳朵、眼睛”,榮華一一指給兒子,然後寫在紙上,嘴裏念口型。兒子聽不見,但心靈聰慧,多看幾次就明白了,遇到認人,比方那人姓張,榮華就在紙上寫個“張”字,然後再把那個人一指,孩子下次再遇到那人時,就會寫出“張”字來。

也是從那時起,根本不懂手語的榮華開始學著跟兒子比劃,像“頭、嘴巴、耳朵、鼻子、眼睛”這些好表達,“睡覺、笑、哭”這些字也能夠表示,兒子也隨著慢慢懂了手語,比如說這是多少錢,“1、2、3、4、5……”做出手勢來,一回一回的,兒子從簡到繁,識數也就越來越多了。

榮華白天要上班,晚上教孩子的時間有限,她就把坐車等車走路這些機會都利用起來了。每天上下班幾趟公交車,搭車的時候,要買票、撕票,孩子看得興味十足,榮華就在紙上寫下車、票等字,教兒子認。

回到家裏再演習,兒子有時學煩了不願意學,榮華就跟兒子做遊戲,搬一張小板凳比劃著教兒子學開車,兒子一下子又來了興趣。榮華像一個演員表演著:“上車了,買票了”。兒子當司機,榮華當乘客,上車就要買票撕票,榮華給每一張所謂車票上寫好要認的字,比如一個“口”哇“刀”哇什麼的遞給兒子,兒子接在手裏,榮華就跟他比劃那上麵的字指的是什麼意思,一遍不行兩遍,把一個個字做成了卡片。 兒子一遍做開車的遊戲一邊認字,這樣學得很快,認字不到一年快兩歲半的時候,居然認識了三百多個字。

這在正常的孩子也難以做到,可榮華這個當媽媽的憑著慈母的耐心和機智,硬是讓一個耳聾的孩子做到了。

禍不單行

小山鷹在媽媽的教導下,在無聲的世界裏尋覓到了知識的路徑,他常常一個人坐在小板凳上,數數呀認字呀,那用心的樣子叫人又是憐愛又是心酸。

不管他多麼聰明,他畢竟是一個有缺陷的孩子,長大了會遇到什麼樣的艱險呢?當父母都老去了以後,有誰會來與他作伴呢?這些問題,榮華和她的丈夫考慮到了,小山鷹的爺爺奶奶他們更是憂心忡忡。 老人不止一次地在榮華夫婦麵前流露,趁年輕你們再生一個孩子吧,讓山鷹今後有個依靠,你們也有個指望。

榮華和丈夫不得不承認老人的話有道理,更何況社會上早就有人勸他們再生一胎了。政府雖然規定隻允許生一個孩子,但對於榮華家裏的這種情況也有政策給予照顧,允許生養第二胎。於是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榮華再一次懷孕了。

一個小生命的孕育,就是一個新的希望的開始,榮華再一次沉浸在對美好未來的向往之中,大孩子山鷹雖然耳聾但聽話懂事,而且心智聰明,如果再有一個健全的孩子,不管是男還是女,那該多麼好啊!會有一個聲音叫“媽媽”,這個普通簡陋的家裏會響起孩子的歡笑,哪怕就是哭聲,也是美妙的啊。

1984年,榮華生下了又一個兒子。躺在產床上,她睜眼朝孩子看去,皺巴巴的小臉,但哭聲卻格外地響亮,如奏響的天簌之音,讓她激動幸福。她心想,兒啊,媽媽對你懷著多大的希望,你知道嗎?

丈夫小山這時已經變為了老山。從大兒子生下來到第二個孩子出生這短短的五年多裏,丈夫變老了。就在剛聽說大孩子是先天性的耳聾當天,丈夫一夜急白了頭發,這以後頭發更是天天往下掉,漸漸掉得都沒快沒有了。他帶著孩子出去,走到街上,不認識的人常常以為他是孩子的爺爺,可其實丈夫才三十多歲呀。

在大兒子剛被確症的那段時間裏,丈夫連街都不願意上,也不願意別人把小山鷹帶到外麵去玩,說你們把我的伢帶出去獻醜、丟人啦!榮華理解丈夫的心,可她不同意丈夫這樣做,榮華說什麼叫獻醜?他可是我們生的呀,孩子有什麼錯?有什麼醜?連我們自己都不愛他,都嫌棄他,別人不更嫌棄他了嗎?

後來小山鷹經過媽媽的引導會識字數數之後,丈夫的臉上才開始慢慢有了笑容,也開始教孩子認字、做事,帶著孩子出去玩。可隻有榮華知道丈夫心中深深的苦悶,性格內向的丈夫從不愛說,半夜裏卻抱著棉被咬著被角偷偷地哭,那是一個男人的眼淚,一個無可奈何的父親的眼淚。男兒有淚不輕彈,丈夫實在是為孩子,也為自己這對苦命的夫妻心痛啊。

因此對於榮華再一次懷孕,丈夫所抱的希望甚至比榮華還要大。當老二出生後,丈夫迫不及待地又是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孩子,這孩子長得眉清目秀,當爸爸的當著醫生的麵,情不自禁地哭了。他說,伢呢,寶貝!你替我們山家爭口氣,爭口氣呀!

這一回夫婦倆精心商量,為兒子取了一個聽響的名字,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