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第十天。
韋一劍被安排在乙組,場地是北廣場。第三輪結束之後,就隻剩十五人,仍有一人會輪空。
從白哥的口中,韋一劍預先知道,他所在的乙組共有八人,也就是說,他根本沒機會與“輪空”相遇。
記錄著韋一劍身份信息的竹簽在第三場的時候才被抽中,跟他對打的那一人叫徐無相,是一名少林俗家弟子,長相忠厚老實,性子沉穩剛正。
這徐無相手中無兵器,隻以一雙肉掌跟韋一劍對戰。
說來,這徐無相可是少林派百年來最為傑出的弟子,除了方丈玄真大師之外,合寺上下就數他的悟性最好,武功最強,三十歲不到,就把少林七十二般絕技悉數習會,並且融會貫通,甚至達到了天人合一之境。
傳聞中,他的“龍象般若掌”尤為厲害,隨意一掌拍出,隱有龍象之相,開碑斷石不在話下。
可惜的是,他再怎麼厲害,終究也隻是一名凡夫俗子而已,在逆天修真的大劍師麵前,他始終就是一介螻蟻罷了,兩者之間,相差懸殊,根本不能相頡頏。
在韋一劍的麵前,他的掌力不管如何剛猛,那都沒用,因為韋一劍腳踏八陣步,身法飄忽無定,他根本碰不到韋一劍的一片衣角。
退一步說,就算他能夠捕捉韋一劍的身影,那又如何?韋一劍身穿汗青之衣,絕品靈器的防禦能力決計不是他所能破得開的。
中原武林之中,有這麼一句流傳頗廣的話——天下武學源於少林,對於少林絕學的威名,韋一劍也早已聽得多了,他一直都想領教一下少林七十二般絕技的玄妙,現在有一個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他當然要好好把握了,所以,一上來,他可沒像昨天對付陸衝那樣對待這一位少林派的高徒,而是隱藏實力,陪他慢慢遊鬥。
這一場爭鬥,韋一劍陪徐無相足足玩了近半個時辰,把少林七十二般絕技基本上都領教了一番,從中獲益良多。
至於比試的結果,一早就注定了,肯定是韋一劍勝出,不過,這一次,情況有一些特別——
七十二般絕技多半都是走的剛猛路子,一一展示出來,那徐無相可是累得氣喘如牛,丹田之中的真氣更是所剩無幾,他武功不但高強,眼力也相當高明,他見韋一劍始終氣定神閑,腳下的步法玄妙無比,自忖根本不是韋一劍的對手,
而他又是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心想與其繼續獻醜下去,倒不如痛快服輸,或許更灑脫一些,於是在恰當的時機,他便住手不戰,朝韋一劍拱手道:“不打了,徐某甘拜下風。嗬嗬,其實我早就看出來了,兄台深藏不露,武功之高,遠非我所能抗衡……”
韋一劍輕笑道:“嗬嗬,好說!”
徐無相道:“多謝兄台手下留情,徐某心中感激不盡。後會有期!”說完,轉身走下擂台,留給韋一劍一個灑脫的背影。
韋一劍心中歎服道:“此人不簡單,將來必定有一番大的作為……”
比武第十一天。
進過四輪篩選之後,一共就隻剩下八人進入第五輪比武,由於人數少,所以沒必要分開兩個擂台進行,而是都集中在南廣場進行。
這一輪比武,韋一劍的對手是崆峒派的林乘風,說起這林乘風,在江湖之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劍客,使得一手好劍法——釋迦大乘劍法。
提起這釋迦大乘劍法,可是了不得,在中原武林十大劍法排名榜上,位列第三,相傳乃是佛門大能——釋迦佛主親自傳承下來的,降魔伏虎,威力無邊。
且不管這套劍法是不是真能降魔伏虎,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世人的麵前,那就是——
自從這林乘風在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這一套劍法後,他的地位,在崆峒派之中就直線上升,從一個端茶送水的記名弟子一躍成為首席大弟子,在不久的將來,甚至坐上掌門之位,可謂一飛衝天了。
一門劍法,能使一個人的身價激增幾十倍,足見這一門劍法的價值實是不凡。
不過話又說回來,劍法是死的,就算劍法如何玄妙,但落在凡夫俗子的手中,始終就是一套尋常的劍法而已,不管招式如何絢麗,如何好看,威力終是有限,根本不能逆天。
不管這林乘風在江湖上如何叱吒風雲,在韋一劍的麵前,他終究還是一介螻蟻而已。
不管這釋迦大乘劍法的招式如何精妙,在諸天第一無上步法——踏北鬥的麵前,都是不值一提。
八陣步一旦施展出來,八荒六合都是韋一劍的影子,晃得林乘風兩眼冒星星,他越鬥越鬱悶,胸中積了一股鬱氣,無處宣泄,差點就生生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