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例剖腹產?
啟,姓姒氏,其父夏禹死後繼位為夏朝君王,當此時有扈部落不服而自立。啟攻而敗之,在位‘九年’而崩。
對於啟的這個傳說中的‘家天下’第一人,著實有很多疑團有待解決。
首先一點,也是最令人不解的一點就是他的出生方式。人是什麼生的呢?當然是人生的,可是傳說中夏啟卻是石頭生的。
傳說是這個樣子滴,說大禹不是治水嘛,但是人力終究有時窮,大禹為了更好的治水就變成了一頭熊,熊不有勁嘛,大禹變成熊之後就開始搬大石頭,正搬著呢,他老婆塗山氏來看他了,正巧看見自己的丈夫變成難看的大黑熊,感覺很沒麵子,就扭頭跑了,禹看他自己的妻子跑就追唄,事發突然也沒變回人形,於是乎就發生了這樣一幕:前邊一個美女飛快的跑後邊一個大狗熊使勁的追。塗山氏一看跑不過熊,馬上就要被追上了,一咬牙,一跺腳自己就變成了一塊大石頭。禹跑到石頭前,大喊:“還我兒子來!”於是石頭就裂啟開來一個口,從裏麵飛出一個孩子來,這個孩子就是啟。
當然這個傳說是不可能發生的,不過這個傳說可以進一步證明‘啟’的含義是‘開啟’。古人有指事為名的習慣,像,春秋初期鄭莊公名喚“寤生”一樣,‘寤生’有腳先生出來的意思。那麼夏啟王名喚“啟”,顯然明言為‘啟生’之意,‘啟生’者‘開啟而生也’啟在這裏的涵義是“開啟、打開”。
既然啟生意味著是開啟而生,那麼什麼樣的出生方式是符合‘啟生’含義的呢?現代醫學知識告訴我們,這無疑就是剖腹產術。嗯,這個答案很雷人吧,我也很困惑遠古人類能否有能力進行剖婦產呢?這個先不考慮了,留給那些磚家們研究去吧,反正和其他帝王一樣,啟的出生是具有傳奇色彩的,而與其他帝王不同的是,啟的傳奇色彩很可能含有真實性。
另一個疑團,啟在位幾年?
春秋前的古書上並沒有“啟九年而崩”的字樣(這句話最早見於晉人趙簧的《薇堂紀》),《三五曆紀》裏說:“啟倨天下常九而沒”現在學者普遍認為啟當了九年王就死了,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在這裏有一個常識,‘九’在古代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計量數字,九的含義很豐富,常為泛指。像《墨子》中“公輸班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拒之”並不是真的用了九次攻城的不同方法,而是泛指很多次。因為古人認為‘九’是個位數中的極數,就喜歡用‘九’表示多,長,大,之類的意思。像鯀治水九年勞而無功,我認為也未必真的是‘九年’很可能是很多年的意思。
我們看古史就會發現‘九年’‘九載’什麼的太多了好像很多事一幹就是九年,很多很多‘九年’,哪那麼多‘九’啊?因為上古時代逾今久遠,記載並不完整,所以很多時間搞不清楚隻能用‘九’來泛指。
所以,啟在位不止九年,應該在位很長一段時間,也正是啟在位很長的時間才能使中央集權化,使姒氏力量超強化,要不然‘家天下’那麼好實現呢?眾所周知,一個新製度的建立必然是在推翻原有製度的基礎上進行的,那麼一前是‘公天下’到你啟這,因為你個人實力強,更適合當天下的管理者,位置由你繼承也無不可,但是要想讓這個位置在傳給你兒子,那就不好辦了,如果啟隻是在位短短的九年,那原有‘公天下’的勢力是不會容許啟的‘白癡’孩子太康(這個人絕對沒他老子的水平)繼位的,換句話說你就當了九年老大,你勢力鞏固了嗎?能鞏固的了嗎?你死了,你後代好使嗎?何況你的兒子還不怎麼地。
故而,我認為啟在位時間很可能是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
可以說啟為了姒氏天下得以永傳是耗盡心力,苦心經營啊。他的每頓飯菜隻吃一碗普通的蔬菜;睡覺隻鋪一床粗糙的舊褥子;除了祭典外,他從不許演奏樂曲來娛樂;他尊敬老人,愛護小孩;任人唯賢,任人為才,任人為用!
夏之天下,啟之功也!啟之功業,不止於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