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第一君(1 / 1)

上古先王軒轅黃帝曾孫帝嚳之子契(音‘謝’),據傳是商朝先祖,殷人尊其為‘玄王’。

《詩經》有言:“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便是說契神秘的出身,隱喻其為神祗。據傳,契因治水有功被封商地襲侯爵位。

太康失國時,商地就在蓬勃發展,當時契的孫子相土在位,明智仁信,民心歸附。《詩經》有言:“相土烈烈,海外有載!”當姒夏政權至孔甲時,商侯國已經‘據天下十之有八’了。

隨著歲月的流逝,當腐朽的姒夏傳至桀手中時,經過最後一次瘋狂便轟然崩塌,回光返照的姒夏已經作古。鳴條之戰成了舊朝的喪曲,新朝的凱歌。

商朝第一君

商湯(?——前1588)統一後的商朝第一任君主。

關於商湯有一點很明確他不姓商(廢話),那麼他姓什麼?有人說姓殷,有人說姓子。這個問題很嚴重,這不僅僅是關係到湯姓什麼,更關係到商朝姓什麼!商朝的國姓是什麼!?

說商朝姓殷,源於商國始祖契生於殷水,故其族以殷為姓。

說商朝姓子,源於商國始祖契治水有功,被封姓子,襲商侯位。

可見,契本姓殷,殷便是母姓,子姓派生於殷姓,而子姓又先後派生出商,戴,湯,乙,鄧,武,王,孔,朱等61個姓氏。

這裏之所以要說姓氏問題,因為有商以前,姓氏上不固定,在商朝發展過程中,姓氏製也慢慢完善。

因為統一天下建立商朝的是湯,他的家族是殷姓派生出的子姓氏族。所以商朝國姓為子。

商湯,姓子,名履(難不成和桀的名字有關係,桀名履癸)在位三十年,前十七年積蓄力量準備造反,後十三年奪權成功指點天下。天乙,成湯,武湯,皆為其別號。

有賢若此方成勢

商湯的成功離不開能臣賢智的幫助,其中有二人不能不提。

伊尹(一引)名伊,一說名摯。金文中又稱其為‘伊小臣’,還有的古書中將其稱作保衡,更有些現代類的叫法‘阿衡’。商初名臣,傳為中國史上第一名相。

據說啊,伊尹是出生在伊水邊(一說為今河南伊川),長大後流落到有莘(申)氏(一說在河南開封縣陳留鎮,一說在今山東曹縣北)。有莘氏為姒夏一部,伊尹到了有莘氏以後,並沒有發揮自己的相才,反而去當起了廚子,按古籍載,原因是‘他覺得不能貿然去接近有莘國君,進行陳諫,於是才說自己擅長烹飪,願為有莘國君效力。按照當時的製度,隻有作了有莘氏的奴隸,才能為有莘國君所用。伊尹自願淪為奴隸,來到了有莘國君身邊當了一名廚子。不久有莘國君發現他很有才幹,就升他為管理膳食的小頭目。據說他本想勸說有莘國君起來滅夏,但是一來有莘是個小國,二來有莘氏是和夏桀同姓,都是夏禹之後,因而又不便勸說。

之後他雖然位極人臣,但還是沒忘了自己起家時的本領,所以他是丞相也是廚子!據說伊尹被商湯賞識後依舊“教民五味調和,創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故而被中國烹飪界尊為“烹調之聖”,“烹飪始祖”和“廚聖”。

他是丞相還是教師!《墨子》稱:“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師仆就是奴隸主貴族子弟的家庭教師。在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湯)和伊尹並祀的記載。可以說伊尹是我國第一個見之於甲骨文記載的教師。

可見,伊尹是多種技能集於一身的NB型人才。然而,商湯身邊的NB者不僅伊尹一人,還有一個人,便是仲虺(會)。

仲虺又名萊朱,《尚書》言其:“佑賢輔德,顯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其於阿衡並為商湯左、右相,輔佐商湯完成大業。《左轉》記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可知仲虺為奚仲之後,商湯之左相,居於薛。薛,傳為今山東滕縣南四十裏。

盡管身為商湯的“左相”,但是留下的史料遠比右相伊尹少了很多。《尚書》中曾經提到“仲虺作誥”,可是東漢時便已亡佚。《墨子》有言:“仲虺之告曰:我聞於有夏,人矯天命,布命於下,帝伐之惡,龔喪厥師”。相傳仲虺在政治上見解很獨特,《左傳·襄公三十年》記載仲虺的治國之道曰:“亂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國之利也。”這裏講的“國之利”,即《左傳·宣公十二年》仲虺所雲:“取亂、侮亡、兼弱也”。可見萊朱很有點帝國主義的風範。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