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舞台演出2
2燈光
燈光在戲劇演出中的任務
(1)照明
在舞台演戲,一定要使用燈光,以加強舞台光度,使觀眾把戲看得清楚。
(2)表現劇中所需的時間及其變化
舞台上的白天到黑夜,夜晚到天明等等景色,都要靠舞台燈光的色彩、明暗、光影的變化來完成的。
(3)配合戲劇情節中所需要的環境氣氛及其變化
戲中表現喜氣洋洋的氣氛或者是悲慘淒涼的氣氛等等,也都要借助燈光來感染觀眾。
(4)創造自然現象來襯托戲劇的發展
例如閃電、火、雪、雲、月、河水翻滾、海浪滔滔等等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燈光技巧。
舞台燈光的部位和作用
舞台燈光是必須用各種燈具投射出光來創造戲劇所需要的藝術氣氛以完成任務的,所以物質設備對舞台燈光來說是很重要的。目前戲劇的演出都是用電燈作為舞台燈光的工具。由於舞台形式的不一樣,舞台燈光裝好的部位也不一樣,這裏隻介紹使用最多的鏡框式舞台的裝燈部位和各稱。
(1)麵光
燈具安裝於舞台鏡框之外,觀眾廳頂部正麵,所裝的燈具,光線從正麵投射於前表演區,照射演員的表演,這部分好位稱之為麵光。有條件的可以設置多道麵光,由台口向觀眾席後方順序稱為第一道麵光,第二道麵光和第三道麵光。
(2)側麵光
燈具裝於二樓觀眾席兩側近台口處,光線從側正麵投射於表演區,增加麵光投射的側麵亮度,使被投射的人和物有立體感,這部分燈位稱之為側麵光。
(3)耳光
燈具裝於舞台鏡框之外;左右兩側靠近台口處,光線從側麵投向舞台表演區,作用與側麵光同,這部分燈位稱之為耳光。
(4)頂光
頂光位於舞台大幕之後的部位,一般燈具裝在台口吊橋上或裝在升降吊杆上,光線主要投射在表演區中後部,可以與台口外麵光相銜接,向後延伸以補麵光射不著的地方。靠台後的頂光可向台口方向照射,作為倒道光或光源使用。頂光的燈具一般都使用聚光燈。沿台口順序向天幕每個景區都可安裝頂光燈,由台口向裏順序稱為一頂、二頂、三頂和四頂等。台越深,裝的頂光也越多。
(5)柱光
位於舞台口內大幕後兩側,燈具裝在能伸縮的假台口上,或裝在立式鐵管及固定鐵架上,形成由上而下的燈柱,故稱之為柱光或光柱。這裏的燈光為台內前側光,光區可以與側麵光和耳光光區相銜接,並向台內延伸,以補台口外的側麵光和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尤其當用麵紗幕時,台內演員照明和景物照明就以柱光和一道頂光為主了,所以柱光為台內很重要的燈位。台內使用的追光也裝在柱光架上,有條件的舞台可以設置能伸縮的柱光架,形成一個活動的假台口。從台口順序向裏可在每道側幕後設多道往光。
(6)腳光
位於舞台台口外前沿台板上,也就是台唇的邊沿處。用泛光條燈沿台口裝成一排,光線由下向上照射,從下方彌補演員麵部照明用的不足,也可照射大幕式作為演舞蹈,武打戲時安全訊號燈使用。
(7)側光
位於舞台內左右兩側天橋上,燈位由台口到舞台後牆都可以安裝。光線自高處側方向下投射,可以從各道側幕中穿射到舞台各個部位。這部位的燈光主要為表現光源,加強人物的立體感和深度感。有條件的舞台往往是多層天橋,安裝在各層上的燈位由低而高按順序稱之為側光一、側光二、側光三。
(8)頂排光
頂排燈為條燈,燈具由泛光燈組成。它分四格、六格、八格、十二格不等,每格安裝一個燈泡,一種顏色片,這樣組合起來可以有三或四種顏色,照射麵積大而均勻,適於光線向下向後照射大麵積景物和演區。也可以由台口向裏分為一排燈、二排燈、三排燈。
(9)天排光
位於天幕前舞台上部,燈具一般安裝在吊杆上,這燈位是俯射天幕的專門燈位,所以稱為天排光。
(10)地排光:
位於天幕前舞台台板上,專門仰射天幕用的燈,稱為地排燈。主要是投射遠景形象和天的色彩,在天幕上造成遠景和天空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