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舞台表演2
3.踢踏舞
概述
踢踏舞是現代舞蹈風格的一種。形成於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當時愛爾蘭移民和非洲奴隸把各自的民間舞蹈帶到美國,逐漸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這種舞蹈的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形式化限製。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著重趾尖與腳跟的打擊節奏的複雜技巧。表演者穿著特別的踢踏舞鞋,用腳的各個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擊,發出各種踢踏聲,加上舞者的各種優美舞姿,形成踢踏舞特有的幽默、詼諧和表現力非常豐富的一種魅力。
經多年發展,踢踏舞吸收了爵士樂節奏、即興表演等元素,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運動,更具自娛性,也更加開放而具有挑戰性,給人的感覺是輕快,活潑,自由與節奏感十足。
起源
踢踏舞來源自美國百老彙,一種民間風俗的舞蹈。踢踏舞的英文名稱是“TAP DANCE”,TAP是拍打扣擊的意思,它的正式形成是在20年代的美國。在這之前,愛爾蘭移民和非洲奴隸把各自的民間舞蹈帶到了這塊移民大陸上,這些民間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
在踢踏舞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人物——WILLIAM HENRY LANE是一位偉大的節奏舞蹈家,他把非洲舞步加入到愛爾蘭的吉格舞中,強調節奏與打擊勝過旋律。其後,又主要有三位踢踏舞者奠定了踢踏舞的基礎,他們分別是KING RASTUS BROWN、BILL ROBINSON、JOHN BUBBLES。BROWN首創了成熟的踢踏舞步,他的舞步特點是多為平的腳形,其後的ROBINSON在此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舞步,突出了腳尖的技術。而BUBBLES則創造了稱為CRAMPROLL的舞步,他的舞步特點是同時運用腳尖和後跟。
踢踏舞是一種被用來聽的舞蹈樣式,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一位偉大的踢踏舞舞蹈家更是一位音樂家。在早期的踢踏舞比賽中,評委甚至坐在木製的舞台下麵,根本不看舞蹈演員,而是聽他們打擊節奏的輕重緩急,對於踢踏舞來說,最重要的是節奏是否清晰。一個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節奏,多複雜的舞步,多輕的聲音,都能做到清清楚楚。
踢踏舞曆經近百年的發展,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最主要的兩大分支,就是愛爾蘭風格的踢踏舞和美國風格的踢踏舞。曆史最悠久的踢踏舞要算發源於美國本土的,被稱為HOOFING的流派。HOOFING本身就有踢踏、跳舞的意思,因此當時跳踢踏舞的人也被叫做HOOFER,HOOFER這個詞還有黑人的意思,這說明了當時的踢踏舞者多為黑人,同時也說明了踢踏舞與黑人舞蹈的淵源。
踢踏舞起源於美國的下層民眾,主要是愛爾蘭民間舞蹈和非洲黑人舞蹈的結合。這種流派的形式比較開放自由,沒有很多的程式化限製。舞者不注重身體的舞姿,而是炫耀腳下打擊節奏的複雜技巧,他們常常聚在街頭互相競技。其整體舞風比較樸實、散漫。後來在長期的發展中,這種流派不斷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美國西部牛仔的影響,比如說黑人傳統吉鼓節奏的影響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可能算是爵士樂的影響,踢踏舞吸收了爵士樂音樂節奏、即興表演等元素,更具自娛性,也更加開放而具有挑戰性。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十分豐富的舞蹈形式,並且成為代表美國的、“黑人味”濃厚的踢踏舞流派。
美式踢踏
美式踢踏舞,在美洲大陸的民族大融合中,將愛爾蘭木屐舞和非洲民族的傳統音樂以及那祭祀時的原始舞蹈結合,發展形成。以自由輕鬆為形態,追求節奏的複雜表達。作為非洲民族藝術的一種新大陸的提升,美式踢踏舞繼承了黑人那種天性中深蘊的原始自由,“TAP IS NOT MAP”一直作為美式踢踏舞的真諦被發揚。比爾·羅賓森在踢踏舞的發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1989年,就是以他的生日五月二十五日,定下了國際踢踏節的日期。其中的巨大紀念意義不言而喻。
在好萊塢歌舞片時代,美式踢踏舞作為大銀幕上最迷人的舞蹈部分,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熟悉和喜愛,讓美式踢踏舞發展到了一個高峰。從可愛的小秀蘭,到好萊塢兩位鼎鼎大名的舞王弗雷德·阿斯泰爾和吉恩·凱利,他們在影片中踢踏起舞的表演,迷醉了億萬觀眾。著名影片有吉恩·凱利的《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弗雷德·阿斯泰爾的《王室的婚禮》《龍國香車》;秀蘭·鄧波兒的《一月船長》、《小叛逆》等等。而在歌舞片時代過去後,美式踢踏舞也進入了低潮期。
直到80年代,節奏踢踏舞王格雷戈裏·海因斯的出現,將一種新的美式踢踏風格展現在大銀幕上,實現了美式踢踏舞的複興。他的成功,也使得過去那些,因為種族問題而在電影上被壓抑的黑人踢踏舞大師,終於能將自己高超的踢踏舞藝在世人麵前廣泛展現。著名影片有《TAP踢踏情緣》、《Bojangles》(比爾·羅賓森的傳記影片)等。其後最年輕的踢踏舞大師Savion Glover,將節奏踢踏帶向了更高的層次。澳大利亞的踢踏狗組合,也為美式踢踏舞踢出了一片新天地。
JAZZ踢踏舞,同樣也以腳下打擊節奏的複雜多變為根本,隻是更強調與JAZZ樂的配合與表演,也是此時代踢踏舞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其代表人物首推最偉大的女踢踏舞者Brenda Bufalino。
愛爾蘭式踢踏舞
愛爾蘭踢踏舞蹈,真正的名稱應該為“Irish dance-Hard shoes dance”,愛爾蘭踢踏舞首先是一種愛爾蘭民族的傳統藝術形式。而美式踢踏舞才稱為Tap dance。
踢踏舞是愛爾蘭的特色,更是愛爾蘭的國粹。它結合了藝術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近年來,全世界都吹起了愛爾蘭舞蹈的風潮,接下來,就讓我們帶領您進入一個愛爾蘭舞蹈的世界,讓您清楚地了解這種風靡世界的舞蹈。
愛爾蘭舞者在跳愛爾蘭舞時,是沒上半身動作的,雙手自然下垂,貼與髖部,下半身雙腳總是保持交叉的姿勢(45度)。愛爾蘭式踢踏又有軟鞋及硬鞋的分別,在軟鞋舞方麵,男生與女生所跳的是不同的,因為軟鞋舞男女生的鞋子不同,女生方麵有點像是芭蕾舞鞋,不會發出聲響,而男生的鞋後跟部分則是硬的,所以可以發出聲音。
愛爾蘭踢踏舞作為愛爾蘭民間傳統藝術,其真正得到認識與重視,還是要從《大河之舞》的上演開始。那些熱愛此種藝術的舞者,將更先進的踢踏舞理念融合進自己的民族傳統中,完成了愛爾蘭踢踏舞蹈的升華。在現在大家所見的愛爾蘭舞劇中,我們會看到舞者的上半身會有些許的動作,那是由舞者進行的改進,在傳統的Irish dance中是隻有下半身的動作的。愛爾蘭踢踏舞王邁克·弗萊利是最著名的Irish dance舞者。《大河之舞》、《王者之舞》、《火焰之舞》、《塞爾特之虎》都是著名的愛爾蘭踢踏舞劇,無比精彩!
英式踢踏舞
英式踢踏舞則是強調以芭蕾優美肢體動作為主,在舞步方麵有較多的旋轉、滑步……等,舞者在演出時常帶給人們一種貴族的氣息,另外英式踢踏舞在節奏這部份切分音的變化比較少,但是重複的音節比教多;同時英式踢踏也提供了眾多學習者取得證照的渠道。你可以通過“英國皇家舞蹈協會”,加入協會,成為會員,每年參加升級考試以取得國際認可的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