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轉移暗換,智語言理1(2 / 2)

這一則寓言運用足球、籃球一個被踢、一個被拍的不同遭遇,暗示了級別不同而形成的差別,幽默而風趣,辛辣地諷刺了現實社會中出現的一種不良風氣。

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在向學生講授如何修改文章時,巧妙運用雙關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他說:“每個人的臉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古今中外,許多女人都是非常講究‘修改文章’的。她們每天早晨起來梳妝,對著鏡子,用奧琪增白霜反複‘揣摩’,再用高級胭脂、唇膏精心‘潤色’,還要用特製的眉筆仔細地修改‘眉題’。甚至於連標點符號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術刀將‘單括號’改為‘雙括號’不可!你們看,這是何等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態度啊!”

這番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雙關語運用,使課堂裏充滿了笑聲,使學生加深了對於修改文章重要性的理解,收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一語雙關的構成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①語義雙關。同音同字之下,一語多義,形成雙關。例如人們常說的“穿小鞋”、“上眼藥”,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都具有雙關效果。

②諧音雙關。兩個詞語讀音相同而意思不同,借用諧音婉轉含蓄地表達出說話者的本義。如“道是無晴卻有晴”中的“晴”即是“情”的諧音雙關。

③借義雙關。借用一個詞語的意思來表達另外一個意義,就構成了借義雙關。

例如,有這樣一組問答:

問:你怎麼看待一些人用“短平快”手法賺大錢?

答:賺大錢既可以“高點強攻”,也可以“短平快”,隻要不犯規就行。

“短平快”和“高點強攻”本來都是排球技術術語,有其特定的含義。這裏借用以表示經商活動中的一些手段,含蓄而令人深思,屬於借義雙關。

從前,有個媒婆,她憑一張巧嘴不知使多少青年男女結了良緣。一次,她遇到了難題。一位姑娘缺了一塊嘴唇,一直嫁不出去;一個小夥子沒有鼻子娶不上媳婦。他們雖然容貌各有缺陷,但找對象卻都要求對方五官端正。結果,這位巧嘴的媒婆還是把他們說合了。

媒婆對小夥子說:“這姑娘沒有別的毛病,就是嘴不好!”小夥子想,準是心直口快,愛嘮叨,於是說:“嘴不好不算大毛病,慢慢她會改嘛!”媒婆對姑娘說:“小夥子什麼都好,就是眼下缺少點東西。”姑娘聽了以為是結婚禮品準備不全,就說:“眼下缺少點東西怕啥,我多陪嫁點就是了。”媒婆見雙方表示同意,於是叫他們把自己的話寫下,以免口說無憑。

在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會,他們沒有見麵就這樣定下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到了新婚之夜,真相大白了,雙方都指責媒婆騙人,媒婆卻拿出字據說:“我怕你們不滿意這事兒,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們啦。(對小夥子)我不是跟你說了姑娘嘴不好嗎?(對姑娘)我不是告訴你小夥子眼下缺點東西嗎?可是你們都同意了,這不,還立了字據呢!怎麼能說是我騙人?”兩個人都無話可說了。後來這對青年生活得挺美滿。

這位媒婆真是有口才,將一對無情卻有緣的人牽到了一起。姑娘“嘴不好”,小夥子“眼下缺少點東西”,是利用多義構成雙關:按小夥子的理解,姑娘“嘴不好”準是心直口快,愛嘮叨,然而,還可表示“兔唇”;按姑娘的理解,小夥子“眼下缺少點東西”,是結婚禮品準備不全,然而,“眼下”的引申義是目前,指說話這個時候,媒婆卻用的是它的字麵意思,真的是“眼睛下麵”。由於兩位青年根據自己憧憬的形象,作了理想的理解,因而產生了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