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指導1(2 / 3)

學生的年齡小,我們要盡可能把愛國主義的榜樣生活化、藝術化、具體化、形象化,比如可以采取“講英雄故事”、“看愛國電影”、“讀偉人傳記”、“唱愛國歌曲”等多種形式讓這些愛國英雄人物形象深深植根於幼小心靈深處,讓孩子從小就對英雄人物的行為有一種認同感,在這些事跡中認識到中國人是偉大的,都擁有一顆忠於祖國的中國心。我們可以采取唱《北京的金山上》、《我愛北京天安門》、《放牛的孩子王二小》等愛國歌曲,聽通俗易懂的英雄故事讓低年級的孩子了解愛國故事,通過讀愛國書籍和收看愛國主義教育的專題節目對中高年級的學生進行愛國英模人物的形象教育。

愛國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

思想決定行動,有愛國之心才能有報國之誌。反過來,行動也會指引思想,隻有將愛國之心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才會讓孩子心中莊嚴的種子生根發芽。江澤民同誌指出:“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要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很多人片麵的認為熱愛祖國,維護國家利益對小學生來說太難,做出一番大事還得他們長大了才能幹,所以小學生的愛國主義很難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維護國家利益是愛國,愛護一草一木也同樣是愛國。愛國主義教育並不是抽象的、遙遠的,而是可以具體到日常生活之中的。

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從小事、小節、細致具體的行為入手,在點滴小事上引申發掘出其愛國積極的一麵,對孩子進行教育。

(1)愛國,從愛身邊的人和物開始蘇霍姆林斯基說:“愛祖國應該從愛媽媽做起。”愛祖國,從愛家鄉開始;愛祖國,從愛身邊的人開始。

一個人如果不熱愛自己的故鄉,不熱愛家鄉的父老鄉親,不熱愛養育自己的土地,他還會熱愛自己的祖國嗎?家鄉是我們生長和生活的地方,一草一木皆是情。

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身邊生活中捕捉家鄉的美和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家鄉充滿驕傲和自豪,心中充滿責任感,並從小樹立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的奮鬥目標和光榮責任。其次,就是要愛身邊的人。家人、老師、同學,是生活在孩子身邊的人。我們要引導學生從孝敬老人、尊重老師、團結同學這樣的小處入手,培養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讓孩子意識到這既是對自己負責,又是愛國的具體體現。

(2)愛國,從尊重國旗、國徽開始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不愛國旗也不會愛自己的國家。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在奧運賽場上升起時,每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都會滋生出自豪感;當神七登上太空,五星紅旗在太空中搖擺時,全中國人民都無比驕傲。但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些學生在學校升國旗的莊嚴時刻,還在嬉笑打鬧、隨意走動。每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教師首先要麵對著國旗肅立,給孩子做出一個行為的榜樣。

小學生因為天性好動,一時可能還不太願意接受肅立的要求,但是我們要反複告訴孩子要立正、行注目禮,隨便走動是對國旗、國歌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老師的榜樣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國歌奏起,耳朵就會不由自主地聆聽,國旗升起,目光就會不由自主地追隨。同時,我們還要要求學生視國旗、國徽為祖國的象征,不做出有損國旗和國徽尊嚴的舉動。

(3)愛國,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愛國常常在一個個微小的地方。隻要一個人心係祖國,哪怕在一件平常的小事上也能表現出愛國之情。主動承擔責任、愛校愛家是愛國,愛護環境、節約用水、用電是愛國,樹立遠大理想的教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愛國,盡量購買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是愛國……當你離開教室時,看見電燈沒關時,你將它關好就是愛國;當你在公共場合,自覺撿起腳下的紙屑就是愛國;當你遵守秩序,自覺排隊買票是愛國;當你克服缺點,努力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也是愛國……每一個生活中的點滴都是愛國的折射。

我們要培養學生從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事做起,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身修養,完善自己的人格。愛國無小事,事事皆能愛國。一個人如果連這些“小事”都做不到,怎麼可能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去做“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