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皇城被黃巾軍六十萬合圍已過一日,晨曦普照,驕陽似火,春日裏陽光明媚,若是遊玩踏青,天氣正好,而漢朝權力政治中心洛陽,卻城裏城外,一片肅殺之氣。
黃巾軍四方大軍集結完畢,張角大軍麵朝洛陽北門,作為黃巾領袖,張角所率領的大軍是其餘各部的表率。
昂首挺立於戰車之上的張角從腰間緩緩抽出一柄鋒芒畢露的寶劍,寒光在日照映射下萬分刺眼,隻見張角手握寶劍,劃空而落,劍鋒所指,正是皇權帝都。
“我太平道奉天承命,推翻漢室,匡扶天下,就在今日,眾將聽令,攻城!”
隨著張角一聲令下,黃巾軍潮水般向洛陽湧去。
漫天箭雨從洛陽城頭襲來,衝在最前的黃巾軍抬起盾牌抵擋箭雨,跟在他們後麵的弓弩手張弓拉箭還擊,弓弩手後麵的便是抬著飛橋的兵卒。
黃巾軍各部同時從四方進攻洛陽城,盾牌兵的抵擋,弓弩手的掩護,臨近午時,洛陽城外的護城河上終於全部搭上了渡河的飛橋,黃巾軍陣前,扛著雲梯的士卒早已準備多時。
喊殺聲,嚎叫聲,擂鼓聲,張角充耳不聞,挺立在戰車上,雙掌相疊抵住寶劍末梢,一切仿佛皆在他掌控之中,這一戰,攻陷洛陽,他勢在必得。
站在洛陽城頭指揮若定的大將軍何進將該傳達的命令已經吩咐下去了,洛陽守不守得住,已經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
同樣雙手將劍拄在麵前,閉目不語的何進仿佛一尊戰神,微風掠過,鎧甲反光,披風飄揚,頭盔上那一縷白羽格外醒目。
此生榮辱富貴,皆在這一戰!
勝,青史留名,權傾朝野!
敗,遺臭萬年,命喪九泉!
無數雲梯搭上洛陽城頭,前赴後繼的黃巾軍揮舞著刀劍攀上雲梯,砍殺守在城頭的大漢守軍,卻被一次又一次斬殺下去,雲梯一次次被推倒,再一次次被扶起搭上,直至被刀劍砍伐破碎,墜落地麵殘落一片。
洛陽城下已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但是黃巾軍還在進攻,所有黃巾將領策馬列於陣前,目睹著前方事態,隻要城頭稍有防守破綻,必將增兵猛攻,所有黃巾將領都知道,隻要黃巾軍進了洛陽城,打開城門,此戰勝負再無懸念!
紅日西斜,黃巾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止於城頭,始終無法形成規模占領城頭,被守軍一次次在眼看就要成功時剿滅。
黃巾軍攻城的雲梯已用盡,眼看攻勢將滅,黃巾將領們無不閉目長歎,惋惜不已,同時也隱隱埋怨天公將軍昨日不聽勸告,若是今日雲梯足夠,再堅持進攻一段時間,也許,也許就能突破守軍的防備了,可惜,可惜……
“將軍,我軍攻城雲梯已經用盡,現在怎麼辦?”張寶來到張角身邊,看著那神情始終不變閉著雙眼的張角,語氣十分低落,城下已堆積了無數的黃巾軍屍體,戰事的慘烈程度難以想象,可是黃巾軍卻最終沒能攻下城池。
黑白分明深邃質樸的眸子緩緩睜開,張角再次揚起寶劍,揮動一指,喝道:“傳令全軍各部,全力進攻洛陽城北門!”
“這……”張寶不知所措,帝都的城門堅固程度可想而知,硬衝的話,傷亡太大了啊,況且還未必有效果。
“張寶,你敢貽誤軍令?”張角麵色冷然,目光如刀,逼視張寶。
張寶不敢違抗軍令,於是傳令全軍各部猛攻洛陽北門。
軍令下達以後,其餘三麵的黃巾將領均是不敢相信的表情,但軍令不可違,於是下令全軍轉戰洛陽北門。
而張角在下達了新的作戰指令後便再次手拄寶劍,閉目養神。
成敗,在此一戰,元義,不要讓我失望。
正當黃巾軍轉戰洛陽北門時,洛陽北門奇跡般地打開了!
“大將軍,不好了,城中早已潛伏太平道反賊,以馬元義為首的三千黃巾反賊剛剛在北門突然發難,現北門已經失守,淳於瓊將軍已經趕過去補防,馬元義等一幹反賊被當場格殺,但黃巾賊已經進入北門,現在與我軍在北門僵持,城中守軍一日鏖戰損傷雖遠比黃巾賊小,如今也隻剩下不到四萬,可黃巾賊恐怕至少還有四十萬哪,為今之計該當如何,還請大將軍定奪。”錦袍銀甲的袁紹滿身血汙地站在大將軍何進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