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天道所致(1 / 2)

編縣北東南三麵的劉表軍各自退去,與西麵大軍彙合一同後撤數裏,待確定了劉表軍沒有奸詐詭計後,郭嘉才命令部下率軍出城,但還是叮囑將士們,隻要劉表軍有異動,全軍衝殺,不是郭嘉信不過劉表,而是郭嘉根本就不信劉表,所謂兵不厭詐,誰又能保證劉表是不是用議和為幌子而想讓郭嘉放下戒心呢?

天晴氣爽,昨夜一場瓢潑大雨讓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郭嘉跨在火紅烈焰駒上率軍走出編縣,待大軍完全在縣城外集結後,與一裏之外的荊州軍倒形成了一種對峙的局麵。

左右兩側有許褚典韋和張燕周泰護衛,郭嘉策馬越眾而出,身後百米處是太平軍,麵前數百米開外,就是荊州軍。

“劉使君,能否出麵與我見一麵?好讓我不虛此行!”

一場大敗之後,郭嘉即將返回益州,好歹也要見一見荊州之主劉景升吧,用玩笑話來說,就算郭嘉回益州日夜詛咒劉表,怎麼也得在腦海裏有個劉表的形象吧。

荊州軍這邊,劉表麵色淡然地率將出列,同樣也策馬前行百米,與郭嘉相距半裏之地對望。

劉表大義凜然地對郭嘉朗聲道:“郭嘉,劉表在此,今日你兵敗荊州乃天道所致,但兵者乃凶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我不願見到荊州子民受戰亂之苦,今日便網開一麵放你離去,望你好自為之,迷途知返,堂堂男兒七尺身,造福蒼生才是正道正途。”

聽到劉表大言不慚的話,郭嘉露出一個輕笑,微不可聞地自言自語道:“天道所致?天道所致我兵敗還是我絕境逢生呢?”

再一眺目望去,郭嘉麵帶柔和微笑,他與劉表雖是仇人見麵,可也沒必要眼紅呲牙,換了有勇無謀的呂布與衝動暴躁的孫策在他二人現在的位置上,恐怕根本就沒有議和的可能。

有句話說得好,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劉表人稱當世八駿,文士出身,上得了戰場不代表他就是個莽撞的武將,政治利益還是他追求的根本,郭嘉來犯荊州,動搖他統治荊州的根基,這自然要舉全境之兵來防,可郭嘉眼下已無力再伐荊州,他跟郭嘉一拚到底,既無好處,又有自損之害,何苦為之?

如今成為益州統治者的郭嘉也算是政治家,權衡得失從全局出發,所以不會和劉表硬拚,熱血義氣那是戰爭需求,不是政治需求。

掃了眼劉表身邊的武將謀臣,郭嘉朗聲道:“劉使君,可否為我引薦一下你身邊的英雄們?好歹也讓我郭嘉明白今日是敗在了哪些英雄手下。”

劉表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炫耀的機會,盡管此刻郭嘉神采氣度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戰敗者,但劉表的的確確是從容不迫地讓郭嘉折損了兩萬餘兵馬。

給左右一個神色之後,劉表微昂著頭,氣定神閑地望著郭嘉。

已經與郭嘉打過照麵的蒯越此時率先出列,朝郭嘉拱手道:“荊州蒯越。”

另一邊兩位趾高氣揚的武將也出列,蔡瑁與黃祖嘴角帶著輕蔑的淡笑隨意一抱拳,自報家門。

“蔡瑁。”

“黃祖。”

這幅目中無人的態度讓郭嘉身邊的四將咬牙切齒,郭嘉卻灑然一笑,毫不在意,目光越過劉表,發現劉表身後的大軍陣前,還有一騎,隱約看見一個少年騎在馬上,心中疑惑,這是誰家的孩子?不要命了?

“劉使君,那位少年郎是誰?”

劉表詫異郭嘉的眼力,但還是讓蒯越將龐統介紹給郭嘉。

“那是荊襄名士龐德公的侄子,龐統。”

他為何會在這裏?

郭嘉心中驚疑,但也收起了小覷之心,兵敗編縣究竟是何人設謀,郭嘉不知,但龐統一個不相幹的人物能夠出現在荊州軍陣中,或多或少都有些貢獻吧。

“嗬嗬嗬嗬,鳳雛展翅,我郭嘉還笑她小看了天下英雄,我自己也夜郎自大。”

一番自言自語的自嘲,郭嘉轉過頭朝身邊四將說道:“看到了嗎?天下英雄無處不有,此次兵敗荊州,我們铩羽而歸,定要銘記於心,回去後痛定思痛,日後一定要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淺顯的道理永遠印在心裏,益州劉焉不足掛齒,已是塚中枯骨,我們不能把天下人都看成劉焉一流,進取天下非一日之功,數不盡的英雄人物風雲際會,倘若我們管中窺豹,輕敵大意,明日的你我,就是昨日的劉焉。”

張燕,周泰,許褚,典韋四將凝重地點點頭,將郭嘉的話永遠記在心中。

實事求是,太平軍攻伐益州之後,治軍一如既往嚴明,不敢有一絲懈怠,可將領們心中的驕氣傲氣卻已然滋生,此次攻伐荊州,實際上將領們都認為是一帆風順,誰也沒將荊州放在眼中,甚至認為郭嘉打完荊州,直接再取揚州都並非不可能,一統南方後再揮軍北上,那些個諸侯,他們還都真沒放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