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八章 鬼斧神工(1 / 2)

強弩設計精巧,製造工序繁雜,為達到瞄準精確,射出的箭矢精準無誤,製作成本就非常高了。

撇開強弩載具不談,光是箭就需要很大功夫,箭頭,箭杆,尾羽,要求非常高,箭頭不但要鋒利,還要能射中敵人後有血槽放血,甚至有令敵人中毒的功效。箭杆是平衡部位,輕韌的竹木並非隨處可見,尾羽的選材至關重要,因為這是保證箭矢飛行軌跡的關鍵部位,最好的材料是雕羽,燕鵝羽就相差甚遠了。

漢中北有秦嶺環繞,又有大巴山在側,打造精良器械的上乘木料唾手可得,又可為不同器械的需求就地選材。

士農工商代表了不同的社會人群,也代表了社會地位,很多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埋沒才幹,沒有受到重視,郭嘉下達求賢令的同時,也一直發出重賞招募能工巧匠,並且都送來了張遼這裏,讓這些人一邊打造戰爭器械,同時還研製更先進的器械,隻要是有積極意義的,不管是對農業,手工業,還是軍隊有利,郭嘉都有很高的賞賜。

手藝不俗的能工巧匠們幫郭嘉打造器械十分在行,但要說發明創造,難比登天。

張遼向郭嘉彙報了半年來的進展,他將這些人都彙聚在一起,打造了無數的兵器,也讓張遼麾下有了一支五千人的弓箭手部隊,弓箭手要求的是士兵素質,弓箭本身並不難打造,弓箭的威力與弓弩相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主公,有一人,不善言辭,好似很有本事,近日在改良弓弩,末將看不出門道,隻知他周圍的同行都對他很信服,可成果一日未見,末將怕他是在騙吃騙喝。”

張遼話音一落,堂內一片哄笑聲。

“若是有人能在文遠手下騙得吃喝,那也算他真有本事。”甘寧揶揄道。

術業有專攻,張遼會用弓弩,不代表把弓弩的零件給他,他能組裝起來,也不代表弓弩精妙之處的原理他就明白,所以他隻能看成果,改良過程他就算一直旁觀,也未必能懂。

大家笑過之後,郭嘉問:“此人叫什麼?”

“姓馬名鈞,關中人士。”

郭嘉拍案而起,激動地問道:“此人真的叫馬鈞?”

眾人都不明白郭嘉為何突然失態,張遼鄭重地說道:“回主公,是的,他的確叫馬鈞,難道主公認得此人?”

郭嘉搓著手走來走去,突然擲地有聲地吩咐道:“文遠,此人之才不可限量,就算有人用百萬錢糧或十萬雄兵來換,也斷不能放此人離去,一定要將他留在益州,無論他要什麼,金錢美女,官職爵位,都滿足他!”

堂內的人全傻眼了!目光震驚地望了望郭嘉,再用詢問似的眼神望向張遼。

張遼一臉茫然,馬鈞他見過,很普通的年輕人。

這樣的人與百萬錢糧和十萬雄兵能相提並論?

“主公,您喝醉了吧?”閻圃一臉愁容,他也見過馬鈞,就算此人不顯山不露水,真的是隱世高人,可郭嘉未免把馬鈞捧過頭了吧。

要是馬鈞知道郭嘉如此看重他,真的獅子大開口,張遼是答應他的要求還是不答應呢?

郭嘉完全不理會旁人神色之間的疑慮,他已經激動得不能自已,心中一直在想著馬鈞的本事。

放在波瀾壯闊的三國時期,馬鈞沒有權謀之術,沒有將略之才,但他有鬼斧神工的才能,無論是對於農業發展還是軍事科技創造,都有著前人難以比肩的貢獻,隻不過因為地位和身份,不受重視罷了。

稍稍平複了些激動的心情後,郭嘉轉身一瞧堂下眾人的表情,恍然大悟,恐怕他們在意外自己剛才的言語舉動。

派人先去看住馬鈞,不管如何都不能讓他離去,盡管張遼並沒有說馬鈞有去意,但郭嘉不能大意,要真是一時大意失去了馬鈞,他就追悔莫及了。

重新跪坐下來後,郭嘉笑意淡淡地望著堂下眾人,先舉起酒杯暢快地喝了一口,然後說道:“諸位,你們一定覺得此刻我在說醉話吧?”

心裏的確這麼認為,但大家隻能出言否定。

郭嘉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他們口是心非,但他不在意,伸出左手朝武將這邊一伸,郭嘉道:“作為武將,你們一定認為兩方交戰,比的就是兵法韜略,將士勇猛。”

再一伸右手朝向謀士這邊,郭嘉繼續說道:“作為謀士,你們也一定認為兩方交戰,名正言順者才有製勝的把握,占道義者,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