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中戰敗後,袁紹返回河北安定內部,重新募集新兵打算重整旗鼓,他的大本營不安因素很好穩定,隻要他不死,三個兒子即便明爭暗鬥也不敢太過火。
曹操返回許都後,首先頭疼的便是天子想要組建新軍的事宜,他可以公然斷絕了劉協的非分之想,但他用了更高明的手法,捧殺。
提議給郭嘉封公,既轉移朝廷中有板有眼在日程上討論的組軍事情,又將矛盾轉嫁給了郭嘉。
曹操是一片好心嗎?絕對不會,永遠不會!
就在許都朝廷帝黨一派激烈反對這個提議時,曹操明麵上據理力爭,為郭嘉請封一個超然的爵位,暗地裏卻在民間消除前些日子流言造成的負麵影響。
帝黨一派無可奈何被曹操玩弄股掌之間,他們也是沒辦法,有違祖製的事情,臣子僭越的事情,他們總歸要誓死反對的。
尤其是給郭嘉封公,帝黨中見風使舵的官員想要倒戈去投靠郭嘉連個門路都沒有,他們憑什麼會給郭嘉搖旗呐喊?他們怕曹操,卻不怕遠在天邊的郭嘉。
封公,還未到封王的地步,卻在權力上與封王相差無幾。
當天子組軍的事情不了了之後,曹操的政治目的已經達到,這時,他也不再為郭嘉爭取封公的爵位,反正這是他的獨角戲,郭嘉不參合,曹操想要借題發揮用來對付郭嘉是無從下手,即便曹操真的為郭嘉把這個公爵要到了手,在益州的郭嘉也絕對不會接受。
用郭嘉對費詩閑談時說起此事的話來說:曹阿瞞是想將我放到火爐上烤,老奸巨猾。不過,曹阿瞞這一次玩這麼一出,是雷聲大雨點小,意不在我,實則打壓朝廷中不安分的人。
的確,曹操是轉移視線,未必真敢用政治權力壓迫郭嘉,真把郭嘉逼急了,到了天下人人奮起反擊的地步,立足中原的曹操就不光隻有袁紹在居高臨下虎視眈眈了。
既然曹操已經將戰略放在了與袁紹決戰的方向,那麼他對關西的郭嘉就必須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態度,是安撫還是敵對,在這一點上如果曹操態度模棱兩可,那麼將來他與袁紹決戰,郭嘉會站在誰那一邊就難以預料。
封公是假意,退而求其次,封侯卻是曹操真心實意安撫郭嘉的舉措。
許都朝廷頒布聖旨昭告天下,不但將關中敕封給了郭嘉,同時還封郭嘉為驃騎將軍,武陽侯!
驃騎將軍,地位僅次於袁紹的大將軍。
武陽侯,是縣侯,比袁紹的亭侯又高了一級。
曹操給郭嘉的敕封耐人尋味,官職比袁紹低,爵位卻比袁紹高!
這是討好郭嘉,惡心袁紹,同時也是在激怒袁紹。
反正曹操要與袁紹決戰,彼此結怨可以無所忌憚,而袁紹自負狂妄,始終不會拿正眼瞧郭嘉,讓郭嘉的爵位比袁紹高,曹操的用意無非是袁紹與郭嘉不能友好結盟而已。
“曹孟德真是個老狐狸。”
郭嘉在益州府看著周泰送來的書信,頗為感慨。
挾天子令諸侯這個政治優勢,曹操打政治牌簡直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這個便利,不見得袁紹劫持天子就能玩得轉,其他諸侯也未必能像曹操這般將政治遊戲玩的出神入化。
“嗬嗬,這是曹操怕了主公。袁紹經過關中慘敗,汲取教訓後必定步步為營,剿滅公孫瓚後,袁紹肯定要和曹操決一死戰,曹操現在把主公想要的都給了主公,無非就希望主公到時候不要插手他和袁紹的決戰罷了。”
張鬆淡淡道。
秦宓,甄儼,甄堯,費詩,彭羕等人頻頻點頭。
郭嘉敲著桌麵,一臉輕鬆,他倒不以為意,政治家翻臉比翻書還快,他能和袁紹瞬間化敵為友,曹操也能在關中一戰後反過來還示好郭嘉。
反正大家都是表麵一套,心裏一套,究竟會怎麼做,彼此又不是對方肚子裏的蛔蟲。
“現在就是比速度嘛,關中恢複的快,我的兵馬擴增的快,隻要趕在袁紹與曹操決戰之前準備妥當,到時候不論他們給我什麼,想要讓我還待在關西,恐怕難嘍。要是我趕不上,他們願意給我什麼,我就當白撿。”
郭嘉沒什麼好得意的。
武陽侯,武陽是益州犍為郡的縣城,郭嘉要自己屬地的經濟收入有什麼用?侯爵,天下稍微有點兒實力的諸侯都有,就連打下江東六郡的孫策也被曹操封為了吳侯。
郭嘉有什麼好得意的?
至於驃騎將軍,完全更是一個虛名,兵馬還是自己的,又沒有平添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