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如日中天(1 / 2)

在郭嘉的左右,仍然有不少人認為這個世間的真理是存在與詩書禮儀之中。

當郭嘉從關中撤軍返回成都後,便有官員建議郭嘉派人去和南部交涉,向領軍作為先鋒的孟獲說明白,是雍闓在背後挑撥,而不是郭嘉有意逼反南部。

郭嘉僅僅在表麵上沒有采納這個為數不少的人建議的策略,心中簡直不屑一顧。

他甚至覺得可笑。

難道派去一個使者向孟獲心平氣和解釋一番,孟獲就會立馬恍然大悟丟下兵器,然後跑來成都與郭嘉一起唱《哈利路亞》嗎?

真理是掌握在強權者手中。

現在,郭嘉以一個勝利者的形象,他說什麼,都是真理。

撇開南部之前就有歸附的意向,是雍闓從中作梗導致了如今南北廝殺的局麵,眼下郭嘉的軍隊高奏凱歌,南部百姓隻剩下歸順的一條路可走。

南部本就是郭嘉的屬地,這一次對南部,談不上先禮後兵,反而是調轉了先後,郭嘉先兵後禮,至於那些表麵上已經順從的蠻夷會不會反複無常,郭嘉並不放在心上,他隻需要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實施下去,有人還要興風作浪,他也攔不住,屠刀舉起一次便能舉起第二次,是否識時務,在對方。

被劫持來成都的南部蠻族部落長老們被郭嘉大張旗鼓地送走,郭嘉需要他們去傳達他的善意,這樣,越雋夷王高定想要號召百姓抵抗郭嘉也會孤掌難鳴。

一個月後,孟獲送族人返回南部,卻又去而複返。

這一次接見孟獲十分正式,成都文武官員都在場,郭嘉坐在主位上好笑地望著欲言又止的孟獲。

“孟獲,你還有什麼要求?不妨大膽地說出來,我能滿足便不會吝嗇。”

孟獲低著頭沉默很久之後,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孟獲突然跪倒在堂中,對郭嘉說道:“請使君收留我,我想從軍,在使君麾下為使君效勞。”

南部歸附,郭嘉就不會允許有私人武裝部隊出現在他的屬地,不管你是部族的領袖還是群民推舉的王者,郭嘉都不會容忍有脫離掌控的軍事力量存在。

郭嘉想了想後將目光投向秦宓,道:“子勑,交給你一個任務,你暫且收下這個人,有空的時候教教他事理。”

秦宓很意外,不過出列從容地接下了這個差事。

孟獲疑惑地盯著秦宓半晌,最後扭過頭來問郭嘉:“使君,此人莫非深藏不露?”

郭嘉答道:“你一隻手能殺掉十個他。”

孟獲一聽,就更加迷糊了。

“那使君為何?我跟他學什麼?”

郭嘉淡淡道:“孟獲,記住,你有強硬的拳頭,卻沒有睿智的頭腦,這一次南部遭難,你難辭其咎,若你是個心思細膩謀而後動的人,便不會輕易被雍闓煽動。不管力量強弱,用之為善則正,用之為惡則邪。你想要為我效力,便不能隻是一個衝動暴躁行事不經大腦的匹夫,子勑是世間難得的智者,跟著他能學多少,都是你的福氣。”

孟獲表情認真地思考之後,來到秦宓麵前給他行了一禮,秦宓平靜地還了他一禮。

孟獲剛要退下,卻又回過頭來對郭嘉說道:“使君,我族中子弟願意與我一同追隨使君,不知使君是否接納?”

這件事,郭嘉倒沒有一口答應下來,反而說道:“此事待剿滅高定之後再論,眼下我也沒有多餘的錢糧來供養新的軍隊,來年若是風調雨順,擴建一支新軍阻力不會太大。”

孟獲走後,堂中沉默片刻。

郭嘉換上一副嚴肅的神色,輕聲問道:“關東如今局勢如何?”

官渡之戰落下帷幕後數月,郭嘉終於再一次將這個話題拋出。

費詩出列,答道:“袁紹敗逃回河北,一病不起,河北的屬地由他三個兒子在掌管,從河北傳來的消息,似乎袁紹麾下的文武對立嗣之事分歧很大。曹操撤軍返回許昌後開始休養生息,並沒有乘勝追擊,從兵馬實力上,袁紹仍舊強過曹操數倍。劉表在主公下令讓水軍撤回後便也撤軍,逃去荊州的劉備被劉表派去新野駐紮。江東少主孫權穩住局麵後破格提拔了不少人才,江東在孫策死後風平浪靜。”

閉上眼睛陷入深思,郭嘉在考慮一統關西後的策略。

官渡之戰是一場對袁曹兩家具有命運轉折點的戰役,但並不是袁紹敗了,便退出曆史舞台,曹操也不是勝了就瞬間一統北方。

袁紹在官渡具體損耗了多少兵馬難以估量,戰死沙場加上被曹操坑殺八萬,初步估計,袁紹減損了近二十萬的兵馬在官渡。

官渡慘敗,袁紹的兵馬沒有被全部消滅,卻也已經元氣大傷,本人病倒後一蹶不振,問鼎中原的雄心壯誌已經消沉到了破滅的地步,令袁家雪上加霜的是三個兒子爭奪世子大位進入白熱化階段,病入膏肓的袁紹已經無力掌控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