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返回安撫將領,壓下將領們躁動的情緒,而後準備撤軍。
劉備對江陵垂涎三尺,心裏思考著措辭去說服郭嘉。
用怎樣的理由呢?
鋤奸剿賊匡扶漢室?是個好理由!
劉備清清嗓子打算開口,讓郭嘉通融一下,把江陵借給他暫作棲身之地,他與郭嘉可以一起北擊曹魏!
可劉備的手剛一抬起來,想要用一個恭敬的姿態跟郭嘉商量,但郭嘉卻抬起手止住他的話頭。
“劉備,你知道為什麼你有關張趙這樣萬人敵的將領,結果還是顛沛流離一無所成嗎?”
郭嘉不但直呼其名,而且言語刻薄,絲毫顏麵都不給劉備。
劉備能忍下屈辱,但提到令他心裏的傷心處,仍舊會露出沮喪的神情。
他有過平原,有過徐州,有過新野,手下兵馬時多時少,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天下難得的戰將,可結果劉備輸給曹操,輸給呂布,而這兩個讓他懼怕的敵人,呂布不用提,多少年前郭嘉就輕而易舉擒後放之,曹操呢,也從未擊敗過郭嘉,現在反倒死在了郭嘉手上。
論武將,劉備自然他麾下三將不輸給郭嘉身後那雄糾氣昂的八將任何一人。
哪怕是郭嘉出來要和劉備單挑,劉備自認能不敗。
“使君所言,正是備日思夜想之事,備雖不才,但謹以匡扶漢室為己任,不能坐視漢家江山淪落賊……”
劉備低著頭一副痛定思痛的模樣,郭嘉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
“劉備,不要把匡扶漢室一心為公掛在嘴邊,我聽了反感欲嘔。你也不用日思夜想,我今天就告訴你為什麼。”
劉備雖然心裏惱怒郭嘉一而再再而三地折辱他,可他不動聲色,還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使君若能提點,備自當洗耳恭聽。”
郭嘉拽著韁繩,悠然地開口道:“作為一個君主,你首先要有宏觀戰略,具體一些,你應該想清楚誰是我現在的敵人,現在的盟友,誰又是我未來的敵人,未來的盟友。量力而行,遠交近攻。其次,你要有能耐發展實力,兵馬城池,糧草器械,文臣武將,都是你要發展起來必不可少的。最後,發展起來了,你才有勝算進一步擴張,循序漸進,不斷壯大。你看看魏王,他這一路走來,起點並不比你高多少,但他能打下曹魏的基業,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因為從他起兵開始,就有著清晰的戰略路線,一統中原之前,先結好袁紹,等中原平定,與袁紹決一死戰收服河北。嗬嗬。”
劉備聽得入神,頻頻點頭,簡直受益匪淺。
諸葛亮是給他提供了戰略路線,卻不如郭嘉說的這麼透徹,也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郭燁一直都在郭嘉身旁,郭嘉先前跟周瑜的對話,以及折辱劉備,郭燁能明白用意,可為什麼郭嘉仿佛在教導劉備呢?
好像就是要把劉備點醒,這不是養虎為患嗎?
郭嘉下一句話讓郭燁恍然大悟,同時朝那個英俊非凡的男人投去詫異的目光。
“劉備啊,你不用絞盡腦汁去想太多,你身邊這個人,我說的,他都明白,甚至比我明白的更透徹。你有什麼事,問他就行。是不是,諸葛孔明?”
郭嘉將視線頭一次轉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穿著袖袍,頭戴綸巾,身姿挺拔,麵相俊偉。
一眼瞧去,郭嘉心中讚歎:當得上陳壽評價的英霸之器,容貌甚偉。
諸葛亮強顏歡笑給郭嘉行了一禮,內心痛恨不已。
郭嘉這番話,又是挑撥離間,這顯然是說劉備隻要當好一個傀儡就行,其他的事情,諸葛亮做主就萬事無憂。
其實諸葛亮也很驚訝,郭嘉與劉備的對話,絕不可能無的放矢,假如諸葛亮自己沒本事,郭嘉這番話根本沒什麼效果,反倒像是個冷幽默。
可郭嘉偏偏對諸葛亮高看一眼,這就讓諸葛亮很納悶了。
郭嘉身邊有龐統,龐統就在八將的後麵。
郭嘉能聽到諸葛亮的名字,不稀奇。
但假如郭嘉真的欣賞他,為什麼直到去年劉備三顧茅廬之前,郭嘉都不曾派人來招攬他呢?
諸葛亮心知就算郭嘉來招攬他,他肯定也不會去效忠。
因為他和魯肅一樣。
是想做新王朝的佐命之臣!
而不是去諸侯帳下錦上添花當綠葉。
至於他忠不忠劉協這個正統漢帝,郭嘉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忠,為什麼寧願在隆中避世?匡扶漢室的大業不身體力行去實現,等著被人招攬有機會上位了才出山,這叫對漢室的忠誠嗎?天下的忠臣要都是等著皇帝來催促才效忠,那很難想象江山會不會有安定的一天。
“諸葛孔明,劉備想要江陵,你來告訴他,我會不會給他,不管他用什麼樣的理由來說服我,匡扶漢室的話,我已經聽膩了。”
郭嘉灑然笑道。
諸葛亮麵色尷尬,劉備的心已經沉到穀底。
“主公,回江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