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寄人籬下在新野駐紮下來,劉備八年時間碌碌無為,真要說有什麼作為,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算一個,再有便是他手下兵馬不多,但也打造出來了一支精銳之師——白耳兵。
兵貴精不貴多,劉備在劉表的眼皮底下,肯定不能大肆募兵,因此兵馬數量一直沒有破萬,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錘煉這數量稀少的軍隊。
紅日微微西斜,華容道外的平地上,兩軍對峙,孰強孰弱,隻憑一目望去的數量已然高低立判。
太平軍超過十萬,趙雲與陳到率領的白耳兵才五千。
兵力相差何止十倍?二十倍都不止!
可白馬銀槍的趙雲麵對太平軍彌漫天地的壓頂之勢,麵不改色,眼中的堅毅與執著令人歎服。
“主公,劉備跑沒影了。”
許褚張望一番後對郭嘉如是說道。
郭嘉滿不在乎地回了一句。
“我要想讓劉備死,他就根本逃不掉。”
華容道這裏的伏兵僅僅是消磨劉備的兵馬而已,郭嘉真要置劉備於死地,華容道兩端加上外圍都設下伏兵,劉備一點兒逃出生天的機會都沒有。
策馬上前幾步,郭嘉與趙雲相距百步距離,郭嘉收起輕鬆的表情,對趙雲鄭重道:“子龍,你可還記得,二十多年前,當你還在常山之時,時任中山太守的甄太守曾派人去招攬你,而你卻拒絕了。”
趙雲沒想到對他主公劉備藐視不敬的郭嘉會對他一副嚴肅認真的表情。
更想不到的是,郭嘉的話讓他思緒飛轉,回想起了往事。
那時,他年少氣盛,募集鄉勇抵抗黃巾,立誌輔國平亂。
他至少是出身常山大族,而甄家,是商賈之家,甄儼能當上中山太守,靠的還是去洛陽買官,這一點讓趙雲甚為不屑。
“此事,在下記得。”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郭嘉沒有盛氣淩人,也沒有折辱嘲諷趙雲,趙雲自然能心平氣和與郭嘉對話。
“子龍,我錯過了你二十多年,當年,我是反賊,你是鄉裏鄉親的英雄,你不願與我為伍,我能理解。可你離開公孫瓚時,我已經是益州牧,為什麼?為什麼你願意上門投效劉備,卻不肯來益州投效我?我始終不明白,我與劉備相比,他除了身上也許流淌著皇族的血,我哪一點比不上他?”
郭嘉目光痛惜,流露出一股讓趙雲感到驚訝的苦澀。
英雄惜英雄。
郭嘉眼中,他可以無視大偽似忠的劉備,心高氣傲的關羽,莽撞衝動的張飛,卻不能無視忠肝義膽的趙雲。
不值!
對,郭嘉就是有這樣的感覺!
趙雲這樣的武將,劉備有什麼資格擁有?
要是趙雲在郭嘉麾下,郭嘉相信,趙雲能夠比現在閃耀十倍百倍!
甚至,現在趙雲絕對會是天下最威風的名將!
但是,明珠暗投,本應光芒萬丈卻仍舊暗淡失色。
趙雲絕對想不到郭嘉會用這樣一幅惋惜的姿態與他對話。
不過他不為所動,恰如當年郭嘉對許多人說過的話一樣。
非但君擇臣,臣亦擇主!
“當今天下,唯我主心係蒼生,肩負扶漢重任,敢問使君,你雄霸一方,所圖何在?顛覆江山,代漢自立,你與曹賊有何不同?”
趙雲正氣淩然,目光銳利地逼視郭嘉。
哈哈哈。
郭嘉忽然仰天大笑,但笑聲卻極為悲愴。
劉玄德,你騙了多少人!
蒙蔽了多少英雄人物!
郭嘉笑聲漸低,再望向趙雲時神情一肅,郭嘉冷聲問道:“子龍,你來回答我,劉備說他要匡扶漢室,要造福蒼生。他揚名二十餘載,治理過幾郡幾地?真正造福過多少百姓?那些死心塌地追隨他的百姓,都是什麼下場?這是造福百姓嗎?遠的不提,曹操南下,荊襄百姓跟著劉備逃亡,結果呢?還不是被他丟棄在半路上?他是救人,還是害人呢?”
不管劉備的動機是什麼,反正跟著他的百姓部分流離失所,部分死在戰亂,部分又折返回鄉裏。
趙雲麵帶動搖之色,卻仍舊堅定地說道:“我主扶漢之心山嶽不移,心懷漢室的子民願追隨我主完成大業,此心感天動地,有朝一日,我主必能達成誌向。”
郭嘉目光冷漠,繼而沉聲問道:“子龍,我再問你,劉備入荊州,收了一個義子,名叫什麼?”
趙雲脫口答道:“姓劉名封。”
郭嘉臉色沉下幾分。
“那劉備後來出生的兒子叫什麼?”
趙雲仍舊脫口而出:“姓劉名禪。”
就在趙雲話音落下後,郭嘉身子前傾咆哮道:“趙子龍!你還不明白嗎?劉備這是匡扶漢室嗎?你說我和曹賊是一丘之貉,難道劉備就不是為了自己的狼子野心在謀劃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