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 親上加親(1 / 2)

有些話,的確心照不宣的好。

郭嘉可以跟周瑜說這些話,卻隻會給孫權無懈可擊的笑容。

諸侯之間需要顏麵和尊嚴,但諸侯對臣,不必。

周瑜麵對眼前這個一無所懼恨不得死在他手上的郭嘉,感到膽寒。

江東是孫家的,周瑜隻是一個臣,哪怕他位高權重足以影響孫權的決策,可他始終沒有權力拿江東來冒險一搏。

況且郭嘉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

殺,是他意料之中,甚至正中下懷。

他可以死,在黃泉仰望碧落,看著他的兒子帶著哀怒之兵踏平江東,繼而橫掃天下。

一個父親,如果能有一個萬眾矚目淩駕萬物之上的兒子,他會驕傲,他會死而無憾!

周瑜深知郭嘉覆滅江東之野心,可他不敢真的就一劍斬除眼前此人。

江夏那十幾萬的太平軍,已經讓劉備惶惶不安,敲山震虎的目的,郭嘉達到了。

鏗。

郭嘉將劍壓回周瑜腰間劍鞘中,轉身走回窗前。

“公瑾,今日你不殺我,你會後悔,吳侯也會後悔。不過你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現在不殺我,江東還有機會扭轉局勢,如果一劍殺了,那麼江東就先給自己準備棺材吧。”

張任鬆了口氣,剛才壓抑而緊張的氣氛讓他冷汗如雨,而周瑜,不也是如釋重負麼?

現在,周瑜心神不定,他也料不準郭嘉究竟是不是在虛張聲勢。

但郭嘉真要利用他的死來給太平軍創造機會,他不需要周瑜拔劍,自刎都成,隻要他死在江東,不管是他自己出手還是江東的人所為,都是太平軍攻伐江東的理由。

大雨磅礴,站在閣樓屋簷下避雨的孫權與魯肅神情陰晴不定。

孫權來回踱步數回後,自言自語,咬牙切齒。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郭嘉不可能什麼準備也不做就來江東。他早就算準了一切。”

魯肅見孫權如熱鍋上的螞蟻亂轉,拱手沉聲道:“主公稍安勿躁,此事還未到不可扭轉的地步,郭使君謀而後動,他前來江東之前就肯定部署了現在的兵馬行動,目的是震懾江東,不給江東拖延時間的機會。此次兩家聯姻,下官認為應盡快完成,而後讓郭使君歸去,起碼不要讓郭使君懷疑江東的誠意,江東不能授人以柄,既然是結好對方,那就赤誠相待。”

孫權聽後,幡然醒悟。

他本來就是想討好郭嘉,讓太平軍沒有借口攻伐江東。

要是拖延阻撓,豈不是本末倒置,弄巧成拙了?

而且和親是表達善意,表達友好,暗地裏謀劃不軌之事,到時候兩家的友誼沒結成,不就是徒勞一場?

整理好情緒,平複下心中的驚怒,孫權走上閣樓,重新回到房間內。

“剛才的事情,還望使君見諒,是我治下不嚴。”

孫權沒注意到周瑜陰沉的表情,全神貫注地看著麵朝窗外大雨的郭嘉。

轉過身,郭嘉灑然一笑,全然沒放在心上。

孫權與郭嘉又對坐下來,孫權猶豫一下後說道:“使君與劉皇叔約定一月之期還未到,但為何太平軍卻進入了江夏?”

孫權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太平軍進了江夏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要滅劉備,需要傾巢而出嗎?

可他隻能用這個借口來發問。

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郭嘉也揣著明白裝糊塗。

“哦,那是我臨行前囑咐我的長子率軍來迎親的。吳侯嫁妹,豈是小事?如若不隆重對待,不就是對江東不敬嗎?希望吳侯不要見怪。”

孫權臉上強笑著,內心痛罵不已。

迎親?

近十五萬全副武裝的軍隊來迎親?

婚嫁本是喜事,這十幾萬軍隊一來,搞不好整個江東都要辦喪事了!

孫權驅除腦海中的胡思亂想,這會兒也不顧別的,反正盡快把婚事辦了,送郭嘉走人最好。

這樣,兩家結親,郭嘉還有什麼理由來攻伐江東?

諸事暫定,成親的典禮被安排在翌日,哪怕天公不作美下著大雨,江東這邊的人也會說是黃道吉日。

婚禮之日正值大雨過後,冷風嗖嗖,空氣中彌漫著雨後的清新,不過天空還是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張燈結彩,敲鑼打鼓,江東文武悉數到場,耳邊動聽的琴瑟卻讓他們沒有任何表情。

郭嘉與孫尚香這樁婚事,本就讓江東感到屈辱,何況還出了呂蒙呂範那檔子事情,江東文武心底壓抑著憤怒,卻隻能委曲求全。

臨近午夜,宴會散去。

到了敦倫這一個環節,也就是洞房。

僻靜的庭院內燈火通明,孫尚香在婚房內靜坐在床榻邊上,她那男女混合的侍衛隊都在屋外,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仍舊神色傲然,對郭嘉的近衛軍不假顏色,囂然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