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透明年代(1 / 1)

自從家裏的電腦裝上了攝像頭,花花夫就抱怨他沒有了隱私。因為那時候正是夏天,我們的電腦是放在臥室裏的,為了這個攝像頭,他出入不得不穿戴整齊,以免有礙觀瞻。而我和另一個女性網友則興致勃勃相約要去買最漂亮的家居服,以便互相通過網絡秀一下。這個雖然反映出了男女之間的大大不同,但我今天想說的不是這個。

想說的,是關於隱私。

不得不承認人們是越來越沒有隱私了。花花夫的擔心倒還在其次,因為我們家的攝像頭隨著我的興趣消減,已經處於停工狀態。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說,有人將目前最時髦的玩意兒——帶攝像頭的手機一一視為間諜工具,認為此手機大大妨礙了人們的隱私!

有幸在同事這裏看到了這種手機,有兩款,據說是目前市麵上較主流的。其中一款要另外裝個攝像頭,比較一般。另一款就極具隱蔽性了,粗看上去,長得也就是個比較大的手機,不過屏幕極大。滑蓋打開,鏡頭就在手機背麵出現了,對著你你也不知道一一還以為那人看著手機在發短信什麼的呢。不知是出於什麼目的,按下拍攝鍵的時候,有哢嚓一聲,響動還挺大,用過的人說,會給人一種在用照相機的滿足感。虧了這個滿足感,不然,真的可以拍人於無形,但這聲響說到底也不是太大,很容易被站得略遠一點的人所忽略,所以有人擔心這個手機簡直就是間諜工具,也是有道理的。

不過,難道這之前,咱們的隱私就有很多嘛?以前電影裏看到壞人用電話作案,公安局緊張破譯那個電話號碼是多少,來自何處,現在,幾乎每台電話都有來電顯示功能了。以前,照相機算是個高檔物事,現在,把照相機當成腰間必備之物的大有人在,比如我,隨時隨地看到好玩的就拍——不要被我拍到你哦。以前,攝像機那簡直是聖品啊,上一回電視,那是光宗耀祖啊。前不久我見過一個網頁,上麵是二十四小時某市某街頭的實況直播,鏡頭遠,隻看到街上車來車往,但車型是一清二楚。沒準哪裏就有一個鏡頭對著你,你被全球的人民看到你在於嘛了,你還不知道呢。

據說,9·11之後,美國人民隻要出門,每天都會有五次以上走進攝像頭控製的範圍內,被人監控而不自知。所以出門在外,最好不要把自己的隱私當回事。

但是自己家裏也未必安全,不是有個璩美鳳誤交損友,將攝像機安進了自己家裏嘛?

不過,已經有人不想玩啦。在加拿大,已經取消了高速公路上所有的隱藏式攝像機,因為這玩意兒侵犯了大家的隱私。以前由這些攝像機拍下的圖像而造成的罰單,統統不算。加拿大的朋友說,現在好了,隻要擔心警察就可以了。不過,飛車的人也多起來了呢,比起以前,有一點點的不安全呢。

透明還是不透明,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