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議謀高安(1 / 2)

“雞鳴寨土地貧瘠,環境惡劣,地理位置特殊,進無可圖之地,退無自保之力,此地絕非久持之地。”

“更兼人心不齊,管理混亂,各自為政,兵無戰心,敗亡隻是遲早的事。若安分守己還則罷了,隻要有一絲風吹草動必會引來大軍圍剿。”

“在這種情況下仍不知死,前有劫持魏國士子之因,今有奪大石賦稅之仇,如此情形下敗亡就在眼前,主公還是早做打算才好。若不能趁廣北主力外調之際打下一塊基業,恐怕如今的一切都隻是旱花一現罷了。”

雞鳴寨的情況李子成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他對子車英的話深以為然,並且感到由衷的佩服。

若放在十年前,官軍根本就不會下這麼大功夫圍剿雞鳴寨。因為在十年前這地方是趙魏邊境,任何一方想出動大軍都會引人懷疑,也正是在這樣微妙的環境下雞鳴寨才風光了近百年。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裏成為魏國腹地之後,雞鳴寨的日子就明顯不好過了。

別說如今,就是十年前處於鼎盛時期的雞鳴寨也無法與官軍抗衡。當時趙魏交戰,魏國隻是派出一支偏師摟草打兔子就把雞鳴寨給滅了何況現在?

官軍為什麼會如此執著的剿滅雞鳴寨?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

為什麼在這深山老林裏三十裏就有一處戍堡?因為雞鳴寨山下這條路是魏國腹地東出唯一的通道。到了戰時這條路就是魏國的生命線,堯山以東三縣的安危全在這條路上。

這樣的地理位置若安分守己也就罷了,若借故生事恐怕會死得很慘。但雞鳴寨沒有可耕之地如何安分守己?他們以劫掠為生,不搶就活不下去,所以官軍的圍剿也就一次接著一次的來了。

前世的經驗教訓告訴李子成,雞鳴寨再如何強盛也打不過官軍。因為一個山賊勢力是無論如何也鬥不過一個國家的,所以他對子車英的謀劃非常讚同。

李子成若想生存下去發展壯大,唯一的機會隻有一個。趁著官軍主力外調之機迅速擴張,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山東三縣,就算無法全部拿下也要占領廣北大部,因為隻有這樣魏國才會有所顧忌。

依照子車英的謀劃,若一切順利的話這個目標不難完成,因為在山東三縣根本就不缺李子成想要的兵源。

留下戰力不強的雜兵看家,帶上七天的幹糧和兩百餘精銳李子成上路了。

之所以帶幹糧而不是糧草,原因在於他必須要搶在官軍圍攻之前跳出去打。

不管是李子成還是子車英都沒有和官軍打陣地戰的想法。若真的軍陣對決他們連一絲勝算都沒有,唯一的辦法就是跳出去殺入高安腹地迫使高安城的官軍回防。

當然這僅僅是第一步;但萬事開頭難,若想算計久經戰陣的官軍,李子成必須要快,而且要夠狠,不僅要對別人狠對自己更要狠。

連續四天晝伏夜出急行軍三百裏,別說普通士卒受不了,就是李子成自己都累得夠嗆,好在終於在官軍的眼皮子底下溜出來了,不遠處就是高安城。

別亂猜,打死李子成他都沒有打高安的想法,高安雖說防守空虛但也不是他這二百人能拿下的,他來這裏另有目的。

高安城依山而建,在十幾年前曾是趙國的邊城,城池高大易守難攻,周邊礦產資源豐富,在城池周邊有近百處礦場,而李子成的真正目的是這礦山中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