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民主法製教育的故事18(1 / 2)

第二章學生民主法製教育的故事18

56.兩片海洋

巴勒斯坦有兩片海洋。

約旦河從山坡上流下,濺起銀色的水花,彙入這片海洋。它在陽光下歡笑。

它是一片活水,波光粼粼,裏頭有魚,沿岸綠意盎然。樹木在它上麵伸長枝幹,又伸出饑渴的根須,啜飲它那能滋養生靈的水分。人們在海邊建起房屋,小鳥在樹上築巢。由於這一片海,每一種生命都更加快樂。

這是加裏利海。

約旦河往南流,有另一片海洋。

這裏沒有魚兒遊動,沒有樹影婆娑,沒有小鳥歌唱,也沒有兒童嬉笑。這裏的空氣沉滯地浮在水麵,沒有任何人或飛禽走獸會喝下它的水。

它的名字叫死海。

是什麼原因讓這兩片鄰近的海洋產生天壤之別?不是約旦河——它把同樣美好的河水灌注到兩者身上;也不是它躺臥的土壤,更不是四周的鄉野。

差別在這裏。加裏利海接受了約旦河的水,卻不把河水留下來。於是流進它的每一滴河水,最後又都無私地流了出去。這片海洋的付出與接受的數量一樣多。

死海則把得到的河水都儲藏起來,慷慨的流動也引誘不了它。得到的每一滴水,它都納為己有。

加裏利海又接受,又付出,所以生機勃發,活力四射。死海卻吝於付出,最終死氣沉沉,腐朽不堪。

57.一紗之隔

有個小和尚,出家幾年了,對理一直不得要領。更遺憾的是,他一直未能從世俗的心理糾葛中掙脫出來。

一天,他在萬般無奈中去找方丈求教,方丈聽了他的訴說後,微微一笑說:“你既然能來找我訴說,就說明你有慧根,你的悟性就差一層薄紗了,這樣吧,你回去蒙上被單睡一覺,就能領悟了。”

小和尚聽了方丈的話,回到自己的臥室蒙頭就睡。可他剛剛入睡,方丈就帶著幾個身強力壯的和尚來到他的臥室,二話不說,就用他身上的被單把他裹了個嚴嚴實實,連鼻子、嘴都蒙住了。他從夢中驚醒,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隻感到自己就要窒息了。為了活命,他本能地使出全身的力氣一下就把被單給撐破了,由於用力過猛,自己還掉下了床。

當他看到站著的方丈時,非常驚訝:“不是您讓我睡的嗎?怎麼又帶人來捆我?”

方丈嗬嗬一笑說:“你挺厲害的嘛,一下就掙脫了。”“能不掙脫嗎?我都快被憋死了!”小和尚委屈地說。“是啊,即使遭受再厲害的束縛,隻要你拚命地掙紮,也是能在瞬間掙脫的。”方丈意味深長地說。小和尚頓時領悟,他感激地對方丈說:“多謝師父點化。”

58.把獎賞變成懲罰

一位名叫珍克拉克的美國女學生,從1966年1月4日至6月7日,連續打了154天噴嚏,除了睡熟之外,平均每4分鍾便打一個。由於連續不斷地打噴嚏,她的頭部與胸部劇痛,呼吸與飲食困難,經常抽筋、嘔吐,全身乏力,其身心之痛楚與生活之不便,實非常人所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