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熱愛學習教育故事推薦23(2 / 3)

她的質樸和智慧打動了羅切斯特的心,靈魂上的默契使他們相愛了。這時,垂危的舅母良心發現,叫簡回去,告訴了她的身世秘密:簡有一個叔叔還在世上。簡原諒了她。回到桑菲爾德,她接受了羅切斯特的求愛。

正當婚禮舉行之際,陌生人梅森告訴她,羅切斯特早就有了妻子!悲憤的羅切斯特告訴了簡他過去的一切,尤其是他那精神病的妻子。但是,道德和自尊使簡不得不痛苦地離開。

痛苦的她昏倒在荒野的山岡上,教士聖約翰一家救助了她,她開始在這裏過著平靜的教書生活。很意外地,簡得到了叔叔的遺產。這時。聖約翰向她求婚,但簡發現自己仍深愛著羅切斯特。

當她再次到達桑菲爾德,發現的是一片荒涼。莊園被燒掉了,燒掉莊園的瘋女死了,羅切斯特的眼睛瞎了。簡勇敢地和他在一起,開始新的生活。當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羅切斯特的眼睛好了。

《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飽含深情的筆調、細膩入微的心理刻畫,使得我們跟隨著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波折而一起喜一起悲,甚至潸然淚下。這正是夏洛蒂·勃朗特不同於一般作家的地方之所在。她以第一人稱來行文,把作者強烈的感情有機地融入作品當中,從而使得整個小說帶有一種使人幾乎無法擺脫的感情的漩渦。

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敢於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簡·愛的豐滿形象。我們在這部作品之中能尋找到那個勇敢追求幸福,反對世俗和貧窮的“夏洛蒂”身影。但是,作者在對簡·愛進行謳歌時,是基於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愛情的深切理解和體會,以及對世俗偏見的反抗上的。在此,體現了作者對美好愛情和美好心靈的向往和熱愛。

簡·愛這個美好人物形象的誕生,得歸功於夏洛蒂·勃朗特的傑出貢獻。

74.從貴族子弟到平民作家

屠格涅夫是俄國19世紀一位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家,全名為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他出身貴族,一生錦衣玉食;寫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為貴族,並且在他的作品中最早出現了俄國文學中著名的“多餘人”形象,如《羅亭》中的貴族羅亭、《貴族之家》中的貴族拉夫列茨基等。屠格涅夫寫作不為名,不為利,因為他什麼也不缺,他純粹是出於愛好,貴族式的愛好。這使得天賦很高的屠格涅夫能以敏銳觀察、冷靜的筆觸去寫自己感興趣的事,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屠格涅夫一生與貴族分不開,稱之為“貴族作家”是恰如其分的。

屠格涅夫於1818年10月28日出生在俄國奧勒市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退役軍人,很早就去世了。這使得其母的性格變得乖戾,常常無故責打下人。屠格涅夫因此覺得母親是個可怕的人,母子不太親近。在屠格涅夫9歲時,全家遷到莫斯科。聰明勤奮的屠格涅夫中學畢業後,於1833年進入莫斯科大學學習。因為不喜歡那裏的環境,1834年轉入彼得堡大學。大學中的屠格涅夫愛好廣泛,曾參加進步的學生組織,思想傾向於民主,這時的屠格涅夫表現出對文學的偏愛,曾寫過詩。大學畢業後,屠格涅夫到德國柏林大學留學,乘機到附近各國去旅行,了解了不少風俗民情。

1842年,屠格涅夫結識了對他文壇一生至關重要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在別林斯基的影響與鼓勵下,屠格涅夫開始寫作。從1847年開始,屠格涅夫經常在《祖國紀事》與《現代人》雜誌上發表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說《獵人筆記》以連載的形式發表,獲得文壇上的廣泛關注。屠格涅夫以其獨特的風格一舉成名了。《獵人筆記》以一個貴族獵人在俄國中部山村打獵為線索,描繪了一幅俄國農奴製統治下的真實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農奴製的不滿。這部作品的發表觸怒了沙皇政府,但苦於沒有理由不便發作,終於在1852年果戈理逝世後,反動當局明文禁止發表悼念文章。一向自由慣了的貴族屠格涅夫絲毫不把禁令放在眼裏,依然發表文章表達對果戈理的深切哀悼。這件事被反動當局抓住把柄,屠格涅夫被逮捕並遭到流放。但是,屠格涅夫毫不屈服,依然創作反對農奴製度的作品,他的中篇小說《木木》就是他在彼得堡拘留所裏寫成的。

從50年代開始,屠格涅夫開始創作長篇小說。1856年,屠格涅夫塑造出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形象羅亭。“多餘人”是俄國文學史上獨特的產物,是指那些出身貴族、對現實極度不滿,而又不去實際做點什麼的脫離人民的所謂“貴族革命家”,他們都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1859年,屠格涅夫完成他的“多餘人”係列的頂峰之作《貴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