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江山醉笑 121 大師的獨奏(1 / 2)

默雨的琴聲再次從名弦樓的窗子飄出來,下麵南花園的聽眾屏氣凝神,都不敢大聲說話,以前他們是在這裏聽雲無心的演奏,今天他們有幸聽到的,就是默雨的練習曲獨奏,怎麼能夠不興奮,不管他們此時是什麼身份,作為堯皇音樂學院學生的他們,對音樂大師演奏的企盼,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

提到默雨,誰都知道這是什麼分量的人物,所以先也沒有人想到他會真的毫不介意地在雲無心的練習室,手把手教他們演奏,按道理他早已不在這個練習曲的程度上了,用他們剛才合奏的曲子來做演示,根本就起不到什麼效果。

或許是默雨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就沒有刻意再去做一些細節的強調,而是完全放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演奏,這一下子更加不得了,這是真正的默雨風格,大家都很熟悉,在錄音和演出的會場和聽到過。

如果隻看拉琴的技藝的話,默雨也算不得什麼上乘水平,並不是如其他名家那樣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一些名家的某些音有以他們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演奏方法,這種方法一般不是難度很高,就是演奏出來讓整個樂曲熠熠生輝,在曲子裏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是這些,默雨全部都沒有。

然而,默雨的曲子,總帶著一種讓人為之陶醉和投入的感覺,那種對音樂的強烈眷念和不舍,仿佛讓人看到一個與音樂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靈魂,由這個靈魂本身帶來的對音樂的感覺,就不是那些工於曲子表麵的音樂風格能夠比擬的,這也是默雨能夠這麼年輕就成為著名音樂家的原因之一。

所以林纖瀾才會要求默雨獨奏,因為,沒有一個人能夠保證自己的演奏中毫無缺陷,但是如果要說出來恐怕又很難,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一個缺陷較少,而且能夠很自然地掩蓋住自己缺陷的人去示範,這樣得到的信息就是很真實很直觀的。

默雨在這個練習曲裏的琴音,一直保持在緩慢的節奏中,力圖讓自己放鬆下來,去思考音樂的每一步,思考自己走過的每一步,以及他所指導的這兩個人,以後將會走過的每一步,這樣的音樂裏,包含了更多的美好願景和期待之意,林纖瀾他們也一樣能夠聽得出來。

林纖瀾仔細聽著他的每一次拉弓放弦,仔細分析他的每一次起落跌宕,和自己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除了曲風的原因之外,還有更多是對生活對音樂的感悟不一樣,她承認在堯皇的這兩個月,她已經完全改變了。

當初追求的一切,都在各種陰謀中灰飛煙滅,她必須尋找自己的音樂道路。

聽著默雨的演奏,雲無心的手指也在琴鍵上輕輕扣著,隻不過力度很小不會發出任何聲響罷了,雲無心很用心,他此時是一個伴奏身份,就非常明白伴奏身份應該做的,所以從他跟著默雨落指的節奏,就能夠看出來他是個很好的伴奏,能夠把握主奏者的感情和樂律波動。

蕭逸也無法抵製這個誘惑,伸手在竹笛上輕叩,當然也是沒有很大的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