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遊戲高手(1 / 3)

小遊戲實在不錯,劉鄴玩的很投入,此時,整個桌麵由全息圖像構造成了一個操作台一樣的東西,正中一個主屏幕,周圍還有各種儀表,自動鎖定、熱鎖定、雷達等等。

主屏幕上,兩根炮管冒出個頭,正冒著火光,無數條軌跡正向雨傾一般灑向遠方。

右邊屏幕裏,正是劉鄴射擊的目標,一架架戰機正在如雨般的軌跡中快隨機動躲避,每一次躲避都是險險避開,仔細看來,竟是沒有一發子彈命中戰機。

這當然不是劉鄴技術差打不中目標,這遊戲的設計裏,戰機是很難會被機炮擊中的,就算擊中,設計中也需要100發子彈才能幹掉一架戰機,這遊戲的首要目的本身就不是用機炮擊毀戰機,而是用機炮對戰機進行驅趕。

在戰機衝向你的3分鍾內,盡可能的將所有戰機都驅趕限製到同一條特定航道上,而這條航道則是殲星炮的射道,在你認為合適的時機,可以控製殲星炮發射,所有在射道上的戰機都會被摧毀,戰機被全部摧毀則遊戲勝利,反之失敗。

當然,用機炮擊毀戰機也可以,比如第一關隻有一架敵機,用機炮直接射擊,隻要稍微控製的好一點就能摧毀,沒什麼難度,劉鄴剛玩的時候不知道有殲星炮這東西,隻用機炮便玩到了第8關,第8關有8架敵機,3分鍾內,劉鄴始終無法做到全滅敵機,就在他玩得想砸桌子的時候,不小心發射了殲星炮,主屏幕瞬間被白光占據,小屏幕裏的圖像表明,一條100米直徑的光柱正由自己的所在位置向著敵機出現的方向延伸。

然後主屏裏便是特寫鏡頭,一條粗大的光柱與敵機擦身而過,明顯是打偏了,但劉鄴也明白了這才是遊戲的關鍵。

兩手緊握放在身前,不斷的輕微調整著兩拳的相對位置,同時兩個大拇指不時的翹起按下,與之對應的,遊戲中的炮塔也相應的調整著角度,發出子彈。

這種憑空的操作方式其實挺別扭的,要保證炮口的穩定,你必須維持著身體一動不動,兩手的位置改變也是非常的微小,要不是劉鄴能完美控製身體,一般人還真不一定受得了。

劉鄴自然不知道,他現在使用的橙星係統已經是非常過時的東西了,用來查資料還行,除此之外即使是看電影,效果都差遠了,至於遊戲,早期全息遊戲的操作方式一直為世人所詬病,想要玩得好,必須配備相應的遊戲設備。比如這個殲星炮打飛機,別看他隻是個小遊戲,這可是大聯合網內長盛不衰的經典,當初智腦還沒普及,思感裝置還停留在軍方的時候,橙星公司光是賣配套的遊戲機就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遊戲最初的操作方式,一直就沒有過多的優化,要是什麼附帶設備都不用就能有很好的遊戲體驗,那橙星方麵還怎麼賺錢呢。

劉鄴便是使用著最笨拙的操作方式,正創造著最恐怖的成績。主神識接管了肌肉的操作,呼吸被限製到最平穩,心跳也以完全恒定的頻率跳動,這讓胸部及肩部肌肉配合心肺活動的難度降低了不少,腰腹、腿腳的控製就比較簡單,紋絲不動就行。

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穩定的操作炮管,每一發子彈都能打到自己需要它去的地方。

劉鄴所做的一切,隻是為了兩手的相對位置固定,一般人依靠遊戲設備完全不用考慮這方麵,要是換成思感設備,甚至要比劉鄴做的還好。也就是說,劉鄴這樣的操作隻是相當於一般人用遊戲設備的水平。

有了‘相同’的操作,這遊戲比的就是另外兩點,這兩點便是這個遊戲的核心所在,即子彈效率和子彈策略。

什麼是子彈效率,字麵解釋就是平均每發子彈迫使敵機偏離的有效距離。對一架戰機來說,如果你瞄準它射擊,那麼它將作出偏轉動作才能躲開,但此時的躲避是隨機方向的,所以子彈效率為零。想要讓它按照你所想的方向偏離,一般情況下你就必須至少發出三發子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