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行空,獨往獨來;乾乾剛健,大哉元元。
“太一”、“太極”形為“混沌”,宇宙起源於混沌。
伏羲即是生於混沌之中。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鴻蒙鴻洞,莫知其門。在原始神話中,創世之前的這個混沌體被形象地表述為葫蘆。從混沌到世界的創生過程,被形象化地敘述為葫蘆從中央剖開。亦即所謂天地剖判,陰陽分離。《詩經.緜》便有“緜緜瓜瓞,民之初生”的記載。
《太平禦覽》有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傳說盤古開天辟地,是一位創世大神。而盤古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蘆(混沌)而出。今有人考證後言曰:“伏羲一名,古無定書,或作伏戲、庖犧、宓羲、慮犧,同聲俱可相假。伏羲與盤瓠為雙聲。伏羲、庖犧、盤古、瓠,聲訓可通,殆屬一詞。”“葫蘆”即是“盤古“伏羲”同聲之轉,故“盤古”即是“伏羲”。
相傳伏羲首蛇身,與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伏羲是真正的道家的創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用其表示道。
人祖伏羲參悟日月星辰,季節氣候,草木興衰等諸天萬象,望從中體會大道。不過,數百年參悟並未為他理出所以然來。一天,黃河中忽然現出了“龍馬”,也就是這一刻,他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參悟的自然之間,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他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道”暗合,就這樣,伏羲通過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的觀察,畫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圖案就叫做《河圖》。在《山海經》中說“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伏羲演出的八卦源於陰陽概念一分為二,文王也演八卦。
八卦的“根”是《河圖》。
道的根也是《河圖》。
傳說那河圖之中如四象變化,有無窮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後即後。有大神通如伏羲者,可用以開天辟地,演化宇宙河山;可滋養天人,可化生萬物。
故河圖又稱山河社稷圖。
萬有之源始欲斯,天始於斯,地始於新,一分為二。
大凡生靈皆有本、生之本乎,靈之本乎,合二為一。
我們的故事便要從這山河社稷圖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