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貧窮延伸的小氣
由於貧窮家庭的你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而又沒有正確認識到節儉的真正含義。當別人向自己借東西時,總怕別人不還給自己,或者把自己的東西用完了,弄壞了,而在借給別人東西時,顯得小心翼翼。
懂得關心身邊的人,杜絕小心眼
青少年你要在與人相處時,學會多和別人進行溝通,多在身邊的事情上關心別人,那樣就有利於自己的人際關係的形成。
1.與人交往中要先人後己
遇到事情時,要先想到別人,再考慮自己。人生活在世上,總要與別人發生交往。但須知道,人際之間的交往是有互酬性的,如果你想別人尊敬你,你要先尊敬別人,你付出多少,也會得到多少。但如果在交往中你是一個“小心眼”,事事斤斤計較,為了自己的私利生怕自己吃虧,或者說有點不正常的想法(從交往中撈點好處),這樣的話,不管是誰都會離你越來越遠,不屑與你交往。因此,有“小心眼”毛病的人,心裏要先想想別人,看看到人需要自己幫助些什麼,自己能為集體做點什麼,而不要總想著自己能從別人身上、從集體當中首先撈到些什麼。堅持這樣做,“小心眼”自然變作“大心眼”了,這樣也可以對你有大的幫助。
2.做一個肯理解和容納他人優點和缺點的人
有“小心眼”的你由於心目中的“自我”過於膨脹,往往會神經過敏,總認為別人的一言一行都與自己有關,都是針對自己的,於是常常處於“庸人自擾”的矛盾當中,弄到人際關係十分緊張,甚至會發展到與鄰為敵的地步。其實,對別人的一些議論和看法,不必過於看重,即使確實是針對你而來的,也不妨聽之任之,隻要自己不做虧心事就行了。因此,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你不計較別人,別人也就不計較你了,這就是縮小自我。朋友或同學之間相處,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惟一做到的就是寬容。不以苛求的標準要求別人,尊重他人,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更重要的是朋友們之間的友誼,能催人上進的力量就是寬容,而不是批評、指責和說教。
3.重新認識自我。
當你在別人心目中造成了“小心眼”的不良印象,那就要刻意地、認真地改正了。能否改正的關鍵是集中到去掉一個私字上,正像一位偉人所說的:“克製利己主義,把自私的我踩在腳下。”比如在平時,可以主動與人交往,主動解人之憂,修複好因原來“小心眼”而造成的人際關係上的裂痕,借此,來修複自己在人心目中的形象。
青少年,你要在與人相處時,要學會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不要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要多想想對方的需要,在心理上覺得現在正是別人需要自己的時候,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懂得關心別人,那樣,就會加深彼此間的友誼的。心眼自然就寬大了。在人際關係上也會維持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