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生在成長中的素質提升8(1 / 2)

第三章學生在成長中的素質提升8

13持之以恒地向成功邁進

人世間最容易的事,通常也是最難的事,最難的事也是最容易做的事。說它容易,是因為隻要願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並持之以恒的,終究隻是極少數人。

生活中,半途而廢者經常會說“那已足夠了”、“這不值”、“事情可能會變壞”、“這樣做毫無意義”。而能夠持之以恒者會說“做到最好”、“盡全力”、“再堅持一下”。因此說,能否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界定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貴在堅持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話告訴了青少年開頭或是起步的重要性,人們也常常用“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來提醒、勉勵自己,一定要開好頭,起好步。但是,要獲取成功,還需要好好地堅持到底。“行百裏者半九十”,如果堅持不到終點,就會失去差不多全部的意義。所謂“笑到最後的笑得最好”,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許多的跑步比賽中,開始跑在最前麵的,不一定能夠奪冠,恰恰是堅持得最好的,往往是冠軍得主。

堅韌隱忍的性格、高貴美麗的心靈,是青少年朋友應該具備的重要品質。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境。在青春之路的“苦澀”,往往往往產生恐慌和絕望。在恐慌和絕望之下,很多人失去了堅持下去的勇氣。殊不知,在這“苦澀”的死寂之中,往往需要再堅持一下,就能收獲成功的果實。青少年應明白,“苦澀”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經曆,縮短它,等於一年中少了寒冬和酷暑。駕禦困境是強者的表現,急於解脫或妥協、投降隻能讓自己失去更寶貴的磨練階段,隻能收獲青澀的果實。

有兩個人偶然與神仙邂逅,神仙授他們釀酒之法,叫他們選端陽那天飽滿起來的米,冰雪初融時高山流泉的水,調和了,注入深幽無人處千年紫砂土鑄成的陶甕,再用初夏第一張看見朝陽的新荷覆緊,密閉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雞叫三遍後方可啟封。

像每個傳說裏的英雄一樣,他們曆盡千辛萬苦,找齊了所有的材料,把夢想一起調和密封,然後潛心等待那個時刻。

多麼漫長的等待啊。第四十九天到了,兩人整夜都不能寐,等著雞鳴的聲音。遠遠地,傳來了第一聲雞鳴,過了很久,依稀響起了第二聲。第三遍雞鳴到底什麼時候才會來?其中一個再也忍不住了,他打開了他的陶甕,驚呆了,裏麵的一汪水,像醋一樣酸。大錯已經鑄成,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灑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個,雖然也是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卻還是咬著牙,堅持到了三遍雞鳴響徹天光。多麼甘甜清澈的酒啊!隻是多等了一刻而已。從此,“酒”與“灑”的區別,就隻在那看似非常普通的一橫。

現實中,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通常不是機遇或是更聰明的頭腦,隻在於成功者多堅持了一刻——有時是一年,有時是一天,有時,僅僅隻是一遍雞鳴。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許多事情並不是總能一蹴而就的,要想取得成功,做出成就,永遠都不應該急躁、衝動,抑或是感情用事,具有較強自製力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

明人楊夢袞曾說:“作之不止,可以勝天。止之不作,猶如畫地。”這句話是要告訴世人堅持下去的道理。世上的事,往往再堅持一下,就能取得成功。但如果停下來不做或把目光放在別處,那就如畫餅充饑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夢想也永不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