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會做事、做人6
8.專注於你的目標
美國19世紀哲學家、詩人愛默生說:“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一心”就是聚精會神,心無旁騖,不受任何幹擾,專注於一個目標。
趙忠祥主持的《動物世界》曾播出過美洲豹獵捕羚羊的鏡頭,獵豹一旦鎖定了獵食對象,就會從始至終緊追不放,對追捕中離自己極近的其他羚羊會視而不見,因為它知道,如果重新選擇目標,意味著一輪追殺又要從頭開始。它給人們一個有益的啟示:無論幹什麼,專注於一個目標奮鬥。
專注目標,需要執著
專注貴在執著。
時間最能考驗人的意誌,困難最能磨煉人的意誌。執著似乎與順境無關,但在人生和事業的追求過程中,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麵對這一切,堅守和執著進取的意義就會非常突出。專注一時者眾,而專注數載者寡。許多大事之成,不在於力量大小,而在於堅持多久。正如貝多芬所言:“涓滴之水終可磨損大石,不是由於它力量最強大,而是由於晝夜不舍地滴墜。”可不是,蝸牛爬得多慢,但它永不停歇,也能爬到目的地;螞蟻的力氣不大,但它一點一點地挪動,能把比它體重大得多的食物搬回家。
專注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困難和挫折麵前始終堅持不懈,並尋求重點突破,最終鏟除困難,臻至成功。
目標是需要推進的。應當意識到,建立目標的過程是最容易受到幹擾的,因為這時候還沒有目標,人的精神狀態是相對比較懈怠的,因此更需要有毅力。有了毅力,才能聚精會神的去幹某件事情。
常言道:滴水穿石,功在水滴的專注;鐵杵成針,貴在磨針人的執著。生命之路總有無奈,而執著卻讓它更加精彩。沒有相對的永恒,絕對才是永遠。因為執著沒有期限,要堅持就必須超越時間。也許,現實總與夢想像悖;或者,理想的結果永遠不會出現。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不是明智的選擇,而是不切實際的做法。專心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能突破人生困境。反之,一下想做的事情太多,反而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結果兩手空空。
想成大事,不能把精力同時集中於幾件事情上,隻能專注其中之一。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因為從事分外的工作而分散了我們的精力。
如果一個人集中精力專注於一項工作,那麼就能把這項工作做得很好。
美國一個成功學的研究機構曾經長期追蹤研究100個年輕人,直到他們年滿65歲。結果發現:隻有1個人很富有,有5個人有經濟保障,剩下94人情況不太好,可算是失敗者。這94個人之所以晚年拮據,並非年輕時努力不夠,主要原因在於不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不執著與自己的目標。殊不知,有目標,才有鬥誌,才能發掘出人們的潛能。目標,不隻是理想、也是約束,有了約束才有發展。對跳高運動員而言,如果不在他的前麵放一根橫杆,可以肯定,他永遠也跳不出好成績來。正確的方法是,不斷升高橫杆,讓他不斷地超越。有了目標才會使心態更加積極、專注和執著。
在青少年成長的道路上,學業是第一位,專注於自己的學業,執著於屬於自己夢想中的那個目標,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專注於目標,勇往直前
一生隻做一件事,沒有什麼幹不成的。也就是說,每次隻專注於一個目標,直至成功,就會有很多很多的收獲。
有一位來自農村的婦女,沒讀完小學,語言表達都不太熟練。因為她女兒在美國,所以她申請去美國從事戶外工作。她到移民局提出申請時,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請表,詢問她的“技術特長”是什麼。她說會“剪紙畫”,說著她從包裏拿出剪刀,輕巧地在一張彩紙上飛舞,不到3分鍾,就剪出一組栩栩如生的動物圖案。移民官員連聲稱讚,她申請赴美的事很快就辦妥了。
一個沒有學曆、沒有工作經驗的農村婦女,憑著一項與眾不同的特長,得到了社會的承認,擁有了其他人不能獲得的東西。可是在我們身邊,卻有許多人走入誤區。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在學生時代,還想著去社會上“闖蕩”一番,荒蕪學業,浪費時間,不專注於某個目標,總是東想西想,漂浮不定。還有一些大學生在校讀書期間,忙著考這證那證,證書弄了一大摞;忙著做主持、當模特,業餘職業換了一個又一個,但畢業之後卻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原因是他們分散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沒有專注於某一件事情,結果是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