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會懂理、懂事7
5.忍耐是一種恒心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到公園散步,迎麵走來了一個曾經對他作品提出過尖銳批語的批評家,他站在歌德麵前高聲喊道:“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歌德卻答道:“我正好相反!”歌德一邊說,一邊滿臉笑容地讓在一旁。歌德以幽默和寬容的方式避免了一場無謂的爭吵,也顯示了他的大度和忍讓。
隻有忍讓別人的人才會獲得他人的尊敬,隻有這樣的人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穩。海之所以能納百川,就是因為它的寬廣,做人也同樣如此,擁有一個廣闊的胸襟,才能讓你更加瀟灑。
凡事忍耐為先
為人處世忍為先。忍耐,它首先是一種堅持到底的恒心,忍作為一種處世的學問,特別是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是絕對不可缺少的。所以,俗話說:心字頭上一把刀。有句話很經典:“難管之理宜聽,難為之人宜厚,難處之事宜緩,難成之功宜智。”勸解人不要鑽牛角尖,很難的道理先不用講,很難處的人先讓他,很難做的事先緩一步,很難取得的勝利利用智慧去獲取。
人們常說:“忍,忍,忍,忍字頭上一把刀。”所以忍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它表現了了一個人的一種意誌,更突出了一個人的一種品質,忍耐反映出來的是人的品格。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忍耐告訴我們,不要因小失大。尤其是在身處逆境的時候,更要學會忍耐。
有這樣一則寓言,說的是有個老婆婆,種了一大片玉米。到了秋天,一隻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兒就自信地說:“因為我是最棒的玉米,所以老婆婆肯定會先掰我!”可老婆婆來掰玉米的時候,並沒有先掰它。玉米就自我安慰說:“沒事,老婆婆她隻是眼神不好,明天一定會把我掰走的!”第二天,老婆婆又一連掰走了其他幾個玉米。一連幾天,老婆婆都沒有來,玉米沮喪極了:“我總以為我自己是最好的,其實我是今年最差的,連老婆婆也不理我,不要我了。”以後的日子,經曆了烈日暴雨的顆粒變得堅硬了,整個身體像要炸裂一般,它準備和玉米稈一起爛在地裏。可就在這時,老婆婆來了,一邊摘下它,一邊說:“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喲,用它做種子,明年一定有更好的收獲。”
所以,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每個人在人生旅途上,都要受到命運之神的捉弄。當你不甘心做命運的奴隸而又不能扼住命運的咽喉時,必須學會忍耐。學會讓所有痛苦在忍耐中化為輕煙,學會在忍耐中拚搏,學會在忍耐中鍥而不舍地追求。而不是在逆境中輕易放棄。忍耐是意誌的磨練,爆發力的積蓄,用無聲的烈火融化堅冰。生活的滄桑使生命埋下難言的隱痛,忍耐卻使人相信,隱痛必將消失,暴風雨過後的天空會更清朗。
玉米棒兒忍耐了風吹日曬,最終迎來了沉甸甸的收獲。使它走向美麗和成熟,使它彰顯出生命的輝煌。
白居易有兩句詩:“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隻有讓時間去檢驗;要識別人才的真偽優劣,也隻有讓時間去檢驗。“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凡事要拿的起,放得下,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榮辱,不要太在意別人如何看待。相信自己,踏踏實實地走自己選定的路,認認真真地幹自己想幹的事,相信你也會成為那個最棒的玉米。
但更重要的是,忍耐不是屈服,而是積聚力量,準備著下一次的衝刺,忍耐不是退縮,而是高瞻遠矚,堅持下一個目標。廣袤的天空能夠忍耐烏雲密布、雷輥電霍,才能掛上亮麗的彩虹,無邊的大海能夠忍耐暗礁四處、海嘯肆謔,才能撐起遠航的帆船,挺拔的青鬆能夠忍耐風吹雨打、嚴寒酷暑,才能堅持腳下的土地。
對於青少年來說,其實沒有逆境的人生是平淡無味的,是難以塑造我們堅強無比、無堅不摧的魄力與意誌力的,隻有在逆境中,才能考驗我們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有多少挑戰逆境的智謀,同樣隻有這樣才能打造極具抗擊能力的堅強的自我。一個人無論如何偉大,相對於悠久綿長的曆史而言,總是渺小的。就一個人的一生而言,也往往是逆境多而順境少。這就要求我們凡事以忍耐為先,這樣才有可能在下一次的戰鬥中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