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自覺紀律教育的故事27(2 / 2)

有人說鮑江兮克己舍家,甚至近乎不通情理。他想的是“等到那一天去向馬克思報到的時候,捫心自問,一生無愧於黨。”

70.史來賀帶頭吃虧

史來賀是河南省新鄉縣七裏營鄉劉莊黨總支書記。他4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9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14次進京觀禮,多次受到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接見。在他的帶領下,劉莊也成為聞名全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

1990年初,中共中央組織部將他的名字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列在一起,譽為解放4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

史來賀常說:“當幹部是為群眾謀利益的,不光要勞動帶頭,吃虧也要帶頭。”40年來,他一直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築黃河堤,史來賀帶領民工吃住在工地,一幹就是3個月,回來瘦掉10斤肉;堵河口,他帶頭跳進刺骨的冰水中……

1963年8月,他父親病故。當時正遇上一場暴雨,莊稼泡在2尺多深的水裏。他推遲了父親的安葬日期,扛起了鐵鍬,帶領社員下地排水。直到排完積水,才辦喪事。

實幹,他帶頭;吃虧,他也帶頭。劉莊每年收入幾千萬元,可史來賀仍然處處打緊開支。藥廠擴建時,提取車間需要增加24個提取罐,派人去購買,一個就要38萬元,史來賀嫌太貴,決定由本村機械廠加工製造,隻用了15萬元,一次就為集體節省了76萬多元。

他到外地參加一個會議,會上發了件上百元的紀念品,並開出發票回單位報銷。老史覺得這是損公肥私,當場退回了紀念品。

史來賀當幹部以後,前13年,一直是按群眾平均水平拿工分。上級規定給黨支部書記和幹部的補貼工分,他一分也不要。1965年,他開始拿國家幹部的工資。當群眾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時候,他又把工資全部交到隊裏,按勞力平均水平參加集體分配。近幾年,群眾的分配水平超過他的工資收入,他卻隻拿自己的工資,從來不要村裏的任何補貼。村裏免費發的十幾種福利,別人都有,唯獨他一樣也不要。

史來賀對“吃虧”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他說:“當幹部要有不怕吃虧的精神,才能幹好。但是總的來說,當幹部又沒吃虧,你想,你帶領全村人共同富裕,當大家都富裕了,幹部不也就富裕起來了嗎!”

71.瓜瓜臉紅了

有個小朋友,他生下來的時候,胖墩墩、圓滾滾的,就像個西瓜。於是,爸爸媽媽便叫他瓜瓜,瓜瓜可愛吃西瓜了。

一天,天熱極了,瓜瓜又要吃西瓜。媽媽拿出一個小西瓜,對瓜瓜說:“先吃這個,一會兒外婆要來,會給你帶個大西瓜哩!”

瓜瓜拿起一塊兒,咬了一口。哎,一點兒也不甜。他吃完一塊兒,心裏生著氣,一甩手,把西瓜皮從窗口扔了出去,掉在胡同裏的路上了。剩下的幾塊兒,瓜瓜也扔到了窗外。要是外婆真的帶個大西瓜來,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就趴在窗台上,一個勁兒地往胡同口望著。喲!來了個人,慢慢地走近了,是一位老奶奶。沒錯兒,是外婆來了。真的,還抱著一個大西瓜呢!

瓜瓜大聲嚷嚷:“外婆,我來接你。”說完就連蹦帶跳跑下樓。外婆聽見了,心裏一高興,加快了腳步。走到垃圾箱旁邊,不小心,一腳踩在西瓜皮上,滑了一跤,手裏抱著的大西瓜摔了個粉碎。

瓜瓜出了門,看見外婆坐在地上,連忙跑去把她攙起來。他心想:該死的西瓜皮,哪個壞蛋扔的。咦,西瓜皮怎麼這麼小——壞了,這不就是他自己扔的嗎?

瓜瓜吐了吐舌頭,趕忙把摔破的西瓜扔到了垃圾桶裏。

外婆見瓜瓜這麼乖,就不停地誇他是個好孩子。瓜瓜的小臉紅紅的,他看了看外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