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就搖頭:“喝點兒水,還收什麼費呢?願意喝,你們就管夠喝。”
看到老人如此慷慨,很多遊客就把身上帶的好吃的、好喝的,爭著、搶著往老人手裏塞,說讓老人品嚐品嚐他可能沒吃過的城裏帶來的東西。
老人一再推讓不得,就像欠了遊客許多似的,忙著跑到園子裏,摘些新鮮的瓜果塞到大家兜裏,看著他們高高興興地吃著、喝著,他也興奮得跟過年似的。
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好幾年,老人和他的那口井不知接待了多少遊客。
有一年,老人病了,被他的兒子接到縣城裏了,他的一個侄子來替他看屋。
遊客又來喝井水了,他的侄子見此情景,覺得發財的機會到了,就灌了許多瓶井水,擺放在路口,標價出售。
奇怪的是,竟無人問津。
老人的侄子就埋怨:這些城裏人真摳,光想不花錢喝水。遊客們則議論紛紛:井水都拿來賣錢了,這人掙錢也真是掙絕了,再說他那瓶子幹淨嗎?水裏放別的東西了沒有?
於是,老人的小屋前,再沒了往年熱鬧的場麵,人們下車也隻是方便方便,沒人去討水喝,更沒有人給老人的侄子送東西了。似乎人們忘了或根本不知道眼前還有一口清泉,那清澈、甘甜的井水,足以讓人陶醉。
老人病好歸來後,又開始免費供應井水,遊客前來喝水的又漸漸地多了起來,遊客們紛紛地給老人帶來很多物品,有的還很貴重,老人推都推不掉,還有不少人真誠地邀請老人去城裏做客……
道理就這麼簡單:一樣清澈、甘甜的井水,慷慨地饋贈,得到的是真誠的感激和酬謝;而一味地貪圖回報,則收獲的是無端的懷疑和必然的冷落。如那句俗語所言“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多給他人一些滋潤,自己也必將得到滋潤。
88.富足的體驗
帕霍姆已經很富有了,但仍然不滿足。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去向巴什基爾人買地。巴什基爾人的首領告訴他:“我們賣地不是一畝一畝地賣,而是一天一天地賣,在這一天時間裏,你能圈多大一塊地,它就都是你的了,但是如果日落之前你不能回到起點,你就一塊土地也得不到。”
這天早晨,人們來到一個小山岡。
帕霍姆出發了,他大步往前走,每塊地都很好,丟掉可惜。他就一直向前走去,直到看不見出發點才拐了彎。這時看看太陽,已到中午,天變得熱起來。帕霍姆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吃了些幹糧,喝了些水,又繼續前進。天氣熱極了,而且他覺得困倦得很,但他仍不停地走著,心裏想:忍耐一時,享用一世。
他往這個方向走了許多路,抬頭望一望太陽,已經到了下午。“不行了,”他想,“隻好要一塊斜地,我得走直路趕回去。就要這麼多,地已經夠多的了。”
帕霍姆連忙做個標記,取直路朝山岡走去。他開始覺得吃力,身上出了許多汗,他很想休息一下,但是不能,怕日落前走不到終點。他看一看前方的山岡,又看一看太陽,終點還遠,而太陽已經快到天邊了。
帕霍姆繼續這樣向前走,他已經很吃力了,但是還在不斷地加快步伐。帕霍姆又看看太陽,太陽已經到了地平線上,並且開始下沉,形成一個彎弓。他使出最後的力氣向前衝去,兩隻腳好不容易跟上,使身體不致摔倒。帕霍姆一口氣登上山岡。他兩腿一軟撲倒在地,兩手伸出去夠著了起點。
帕霍姆的雇工跑過去,想扶他站起來,而他口吐鮮血,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