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語言描寫寫作指導2(1 / 3)

第一章語言描寫寫作指導2

4.語言描寫的技法

(1)間接描寫人物和景物

漢樂府《陌上桑》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為了對付太守的調戲,采桑女羅敷盡情誇耀自己的丈夫,從丈夫的華麗坐騎,到腰中佩劍,以及他的顯赫地位、翩翩風度,都表明她丈夫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這裏通過羅敷的話,間接地把她丈夫的身份、地位、風度介紹了出來。當然,這些也可能是羅敷為了擺脫太守的糾纏而故意編造出來的。

楊朔在《海市》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老宋又是微微一笑,笑得十分自信。他說:“明天你頂好親自到漁船上去看看,現在漁船都組織起來了,有指導船,隨時隨地廣播漁情風情。大船都有收音機,一般的船也有無線報話機,不等風來,消息先來了,船能及時避到漁港裏去,大海還能逞什麼威風?不過有時意料不到,也會出事。有一回好險,幾乎出大事。那回氣象預報沒有風,漁民早起看看太陽,通紅通紅的,雲彩絲兒不見,也不象有風的樣子,就有幾隻漁船出了海。不想過午忽然刮起一種‘陣風’,浪頭卷起來比小山還高,急得漁民把桅杆橫綁在船上,壓著風浪。這又有什麼用?浪頭一個接著一個打到船上來,船幫子都打壞了,眼看著要翻。正在危急的當兒,前邊突然出現一隻軍艦。你知道,那裏離朝鮮南部不遠,不巧會碰上其他的船。漁民發了慌,想跑又跑不掉。那條軍艦一步一步逼上來,逼到跟前,有些人脫了衣裳跳下海,衝著漁船遊過來。漁民一看,樂得直喊:‘是來救我們的呀!’不一會兒,漁民都上了軍艦,漁船也由軍艦拖回去。漁民都說:‘要不是毛主席派大兵艦來,這回完了!’”

這是舵手老宋向“我”介紹漁民新生活的一段談話,字裏行間充滿了對新中國的讚頌之情。其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一次出海遇險的情景,寫天色,寫風浪,如一幅幅畫麵呈現在讀者麵前;最後寫海軍戰士奮不顧身地搶救漁船,以及漁民得救時的歡樂心情,都生動逼真,曆曆在目。

(2)描寫同一人物前後不同的語言

施耐庵、羅貫中在《水遊全傳》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那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衝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諾!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刺刺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文,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的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裏,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把林衝罵得一佛出世,那裏敢抬頭答應。眾人見罵,各自散了。

林衝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差撥看了道:“你教我送與管營和俺的,都在裏麵?”林衝道:“隻是送與差撥哥哥的;另有十兩銀子,就煩差撥哥哥送與管營。”差撥見了,看著林衝笑道:“林教頭,我也聞你的好名字,端的是個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雖然目下暫時受苦,久後必然發跡。據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閑之人,久後必做大官。”

差撥初出林衝,因對方沒有給他錢,就破口大罵,視若仇敵,可當林衝拿出五兩銀子送給他後,他搖身一變,由詈罵變成恭維和“同情”,仿佛知己。前後表演,判若兩人。難怪林衝感歎道:“有錢可以通神”,此言不差。

(3)相關人物語言的對比描寫

漢樂府《東門行》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鬥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鋪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

一個城市貧民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鋌而走險,妻子卻不肯讓他去冒險犯法,極力勸阻。這對貧苦夫妻的對話鮮明地表現了他倆矛盾的性格特征,丈夫剛強堅定,勇於反抗,妻子則顧慮重重,逆來順受。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瑜大驚曰:“此人決不可留!吾決意析之!”肅勸日:“若殺孔明,卻被曹操笑也。”瑜日:“吾自有公道斬之,教他死而無怨。”肅曰:“何以公道斬之?”瑜曰:“子敬休問,來日便見。”

次日,聚眾將於帳下,教請孔明議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問孔明日:“即日將與曹軍交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

孔明日:“大江之上,以弓箭為先。”瑜日:“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枝箭,以為應敵之具。此係公事,先生幸勿推卻。”孔明日:“都督見委,自當效勞。敢問十萬枝箭,何時要用?”瑜日:“十日之內,可完辦否?”孔明日:“操軍即日將至,若候十日,必誤大事。”瑜曰:“先生料幾日可完辦?”孔明曰:“隻消三日,便可拜納十萬枝箭。”瑜曰:“軍中無戲言。”孔明曰:“怎敢戲都督!願納軍令狀:三日不辦,甘當重罰。”瑜大喜,喚軍政司當麵取了文書,置酒相待日:“待軍事畢後,自有酬勞。”

孔明日:“今日已不及,來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軍到江邊搬箭。”飲了數杯,辭去。魯肅曰:“此人莫非詐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對眾要了文書,他便兩脅生翅,也飛不去。我隻分付軍匠人等,教他故意遲延,凡應用物件,都不與齊備。如此,必然誤了日期。那時定罪,有何理說?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卻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