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學管理概述2(1 / 3)

第一章 教學管理概述2

3.教學管理的原則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比較複雜的工作,一般說來,學校管理者是按照教育規律、教學過程特點、教學原則等為原則來進行教學管理的。

按照教育規律管理教學

教育規律為教育本質所決定,與教育本質、教育目的、教育過程密切相關。教育規律一般來說有如下幾條。

(1)教育與社會協同發展的規律。有了人類社會,就有了教育,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社會學習化,教育社會化,教育廣泛影響社會,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角落。而教育社會化又從各個不同的意義上更充分地顯示出來,教育的時空觀都在發生變化。從空間的角度看,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教育技術及遠程教育又將這三者融通起來了。從時間的角度看,對於一個人來說,向前推移到學前教育乃至嬰兒教育,向後則延伸到高等教育之後的繼續教育,形成了終身教育概念。與社會發展形成越來越緊密的聯係,這是教育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此規律對教學管理的要求,即教學管理要麵向社會,要反映社會政治製度、社會意識形態,乃至家庭倫理等方麵的要求,同時還要積極對社會政治製度、社會意識形態等發揮應有的影響作用。

(2)教育與經濟協同發展的規律。從一定角度上看,教育發展依賴於經濟的發展,沒有一定的經濟發展,教育發展是無法順利進行下去的。但經濟的發展對教育也具有依賴性。勞動者素質是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而勞動者素質如何則主要取決於教育狀況。依照此規律,教學管理就要麵向經濟建設,麵向現代化。在具體教學管理工作中,不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或是等錢辦事,而要積極開展教學管理工作,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資金,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亦可在管理過程中逐步解決有關經費欠缺的問題。

(3)本國教育與國際教育協同發展的規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融入世界體係,作為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教育也隨之更加國際化,教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已成為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國教育進入世界教育領域,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是時代的要求,是客觀發展的規律要求。在當今時代,要提高教學水平,要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不放眼世界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學管理要有世界眼光,要積極麵向世界。

(4)學生身心協同發展的規律。學生的身心發展就是指學生的身體、心理等諸方麵都得到發展,也就是指在德智體美等方麵都得到發展。隻有學生在諸方麵都得到發展時,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學生的這種水平不是幾個方麵發展的簡單相加,而是幾個方麵發展的綜合效應,幾個方麵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這是客觀的規律。此規律要求教學管理一方麵要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水平,另一方麵要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尤其是要促進學生身心協同發展,既要注重德育、智育、體育,也要注重美育,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既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提高他們的智能,又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形成優秀的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體魄。

(5)辦學條件協調發展的規律。學校發展的根本衡量指標是能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這種發展卻是各種辦學條件協調發展的結果。學校辦學的主要條件有:師資、圖書資料、教學設備(包括儀器、校舍等)。辦學諸條件需要協調發展,有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而無相應的物質條件不行,有了一定的教學設備卻無相應的師資條件也不行。按照此規律管理教學,就要協同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設備改善等等,使二者相得益彰。

依據教學過程特點來管理教學

教學過程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認識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體質,增強生存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過程。教學過程有其自身的特點,管理教學要依據這些特點來進行。

(1)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前人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已知知識和已知理論。首先,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即傳授知識。教師有育人的活動,包括教學生如何做人的活動,但這是不離開知識傳授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活動過程中肩負教學生做人的使命;教師有組織學生的活動,但這種組織活動的基本目的是為傳授知識活動能夠順利展開服務的。其次,學生學習知識具有間接性。已知知識和已知理論就是教學的內容,即課程、教材。教學內容是從人類已獲得的、逐漸積累起來的文化科學知識總庫中精選出來的,它反映著時代的要求,是隨著時代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學生一方麵所習得的都是他人和前人的知識,另一方麵這些知識僅靠直觀、直感是很難習得的,有大量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的東西,還有借助實物、圖像甚至先進的儀器設備也看不見、聽不著、摸不到而隻能靠理性思維才能把握的知識。間接性既依靠這種思維能力實現,同時又對發展這種能力起作用。再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影響是雙向的,但不是“對稱的”。教師影響學生,學生也影響教師,但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與學生對教師的影響在性質上有差別。前者是有目的、有組織進行的,顯性和隱性的影響形式都有。而學生對教師的影響主要是無意展開的,更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自身的體驗。根據這些特點管理教學,就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時代性,認真落實國家有關中小學課程的計劃、大綱、教材等的要求,把教師傳授知識作為衡量教師工作的基本標準,發揮教師傳授知識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潛能,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