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7(1 / 3)

第一章 教師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7

18.教師要愛崗敬業愛學生

教師是以高尚的師德、超人的才情、深厚的才學為基礎,升華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氣質。主要有兩點:

一是認真嚴肅、敬業愛生的教育精神。

二是寬廣厚實、多才多藝的學養才能。

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師德的核心內容。

教師首要的是愛崗敬業

敬業愛崗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敬業,就是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每一位幹部、教師、職工作為國家的主人翁,隻有敬業愛崗,造福社會,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會促進國家昌盛,民族富強。敬業與愛崗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愛崗是敬業的前提,敬業是愛崗情感的進一步升華,是對職業責任、職業榮譽的深刻認識。不愛崗的人,很難做到敬業;不敬業的人,很難說是真正的愛崗。所以,不論從事任何工作,隻要我們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不辭辛苦,就可以說是愛崗敬業。

教師更應要愛崗敬業,因為教師培養的是社會中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較高的群體,這就要求教師要絕對地熱愛本職工作,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教師的敬業精神,直接體現在他對教育事業精力的投入。從愛業到樂業,是一個教師將自己的工作視為職業到視為事業的飛躍,實現了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過渡。由此可知,敬業是一個人民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履行教書育人工作的原動力,愛崗敬業是對一切職業的共同要求,教師職業自不例外。所謂幹一行,愛一行就是此意。沒有愛崗敬業的精神,一切都無從談起。因此,它是師德的基礎。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愛崗敬業,它是師德的基礎。教書育人是對教師這一特殊職業的專業要求,它是教師工作的具體內容,育人表示一個教師教書育人的水平。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方能勝任教師工作。因此,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

當今的時代,人們隻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麵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教師要有進行教育所需的紮實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要透徹地懂得所教學科。

通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所以,教師要終身不斷學習,不斷開拓,更新自己的知識,另一方麵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後把這些優良的東西傳遞給學生。把教書育人放首位。教書育人是我們教師的天職。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既是教師的道德行為準則,又是教育的藝術。

教師對事業的忠誠,不能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要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教師要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

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世界觀和道德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我們的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通過學習,下大力氣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特別是依托自己的專業,學習一些相關學科的知識、技能,“做一個高素質的學生信賴的教師。

教師要愛學生為人師表

注重自我塑造,遵循規律,為人師表。是教師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則和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要通過自己的榜樣、模範、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對學生施之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它是師德意識的實踐化過程,是師德活動的體現,是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教師自身須具備較高的道德水準,而且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核心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為人師表。

教師的工作對象的群體是學生,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於這樣的特殊群體,我們在工作中就要充滿“愛”。“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事失敗的教育。”這一教育名言告訴我們,每一位教師要胸懷一顆愛心,用心靈去耕耘心靈,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愛。在愛的基礎上要真心實意的去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愛,是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