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鎮是個好地方,北邊的黑龍山擋住了南下的冷空氣,一年四季,溫暖如春,白龍河流過這裏,九拐十八彎的,沉澱下來的大量泥沙,形成了肥沃的土地,趕上個好年頭,風調雨順的,鎮上300多戶人家人人不愁吃穿,還能有些盈餘能給姑娘做新衣,小子買炮仗,就算遇上年頭不好的時候,鎮上的大善人,也是這個鎮上最大的財主趙孫權,趙家老爺,也總是會減少土地的地租和鋪子的租金,實在不行還會開倉放糧,所以總的來說,鎮上的人生活得還是很幸福的。
要說趙老爺這人,其實就是名副其實的土財主,圓圓的臉配上圓圓的肚子,一身金光閃閃的,連帽子上都垂著個小小的金元寶墜子,看上去財大氣粗的樣子,實際上小氣得要死,平時就算弄丟一個銅板,他也能心痛的整天都不吃飯來彌補這個銅板的損失,所以做善事這種事,對他來說簡直就跟要了他的命一樣,可他還是不得不做,為什麼呢?這就要從16年前說起了。
16年前,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趙老爺的原配太太甄小倩在經曆了一番痛苦掙紮後,終於生下了一個瘦弱的男孩,撒手人寰了。
趙老爺和他夫人成親20多年,總共生下3個女兒,分別取名為招弟,帶弟和求弟,終於在40歲這年老蚌生珠,誕下了一個男孩,可憐趙夫人賠上了性命,生下來的確是個先天不足的男嬰,一落地便是渾身青紫,哭聲微弱的。
趙老爺老來得子,視若珍寶,寄予厚望,給小少爺取名趙展鵬,希望他能有朝一日大展宏圖,光宗耀祖,可惜卻一直是大病不斷,小災不停的,養得是磕磕絆絆,全家上下終日愁眉不展,趙老爺更是食不下咽,到處求神拜佛、求醫問卜,也不見什麼效果。
直到小少爺五歲那年的冬天,趙家堂皇豔俗的大門外來了個搖鈴的瞎眼道士,鬧著要見趙老爺,說隻有他能救小少爺,不讓他進門,趙家少爺就活不到明年了,趙老爺死馬當作活馬醫,連忙把人請了進來,好茶好飯地招待著,瞎眼道士吃完喝完,嘴巴一抹,開口就說什麼小少爺現在這樣是因為趙老爺殺氣太重,八字太硬,禍及子孫,想要以後兒子平平安安,就要多做善事,鋪橋修路,建廟賑災,還必須要給小少爺改名字,取個賤名,以後自然就會身體健康,無病無災,好養活了。
瞎眼道士倒是說完就走了,隻是可憐了趙老爺,心疼兒子,又舍不得花錢,就這麼一直糾結著,春節的時候,趙小少爺又生病了,看遍了十裏八鄉的大夫,沒一個管用的,都說沒得救了,讓趙家準備後事,趙老爺實在是沒辦法了,想起那個瞎眼道士說的話,隻好牙一咬,眼一閉,決定打開趙家的糧倉,做善事,沒想到還真的有用,趙小少爺居然漸漸地好了起來。
趙老爺大喜之下決定聽從瞎眼道士的話,從此以後多做善事,為兒子積福,還把趙小少爺的名字從趙展鵬改成了趙小四,打那兒開始,趙小四少爺的小身板兒是越來越結實,加上保養得夠好,趙小四一年到頭也吃不到一帖藥,趙家一掃過去愁雲慘霧的氣氛。
趙小四就在他爹爹趙老爺不停的善事中漸漸得長大了,慢慢地變成了趙家鎮一霸。
四少爺家有良田千頃,從小身體不好,還是家中獨子,趙家上下,無不對他疼愛入骨,千依百順,於是四少爺整天不學無術,正經書沒讀幾本,一天到晚沒事就喜歡帶著他的狗腿子上街去調戲良家婦女,欺壓善良鎮民。
這天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四少爺在家裏睡到晌午才起床,喝了人參雞湯漱口之後,正閑得發慌,準備上街去隨便逛逛,還沒走出大門呢,丫鬟小翠就一溜小跑地堵住了他的去路。
“少爺、少爺,”小翠的大嗓門真是讓人忍不住想捂耳朵。
趙小四無奈的轉過頭“大清早的,小翠,你能不能不要這麼大聲啊,我會頭疼。”繼續往外走著。
“不是的,少爺,你今天不能出去啊。”小翠大無畏的堵住門,急得汗都出來了。
四少爺不耐煩了,好看的眉毛皺在一起,“怎麼?我出門還用你管麼?讓開讓開。”
“老爺要你去前廳啊。”小翠的話還沒說完,四少爺已經跨出了家門了。
“少爺,少爺。”小翠叫嚷著一路追了出去。
趙小四搖著他的桃花扇,邁著八字步,搖頭晃腦地邊走邊笑眯眯地教訓小翠,“小翠啊,不是少爺我說你,天氣這麼好,待在家裏多無趣啊,你看,跟著少爺出來逛逛,多好,你呢,也不要再囉嗦了,等下少爺給你買花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