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形成和演變(2 / 2)

宇宙中的黑洞

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黑洞的所謂“黑”,表明它不向外界發射和反射任何光線,因此人們無法看見它。所謂“洞”,是表明任何東西一旦進入它的邊界便休想再出去,所以它活像一個真正的“無底洞”。

黑洞強大的引力場還足以摧垮其內部的一切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所以黑洞內部不具備任何類型的物質結構,這就是著名的“黑洞無常定理”。

宇宙白洞

白洞是否存在,至今尚無觀測證據。有人認為,白洞並不存在,因為,所謂的白洞外部的時空性質與黑洞一樣,白洞可以把它周圍的物質吸積到邊界上形成物質層。隻要有足夠多的物質,引力坍縮就會發生,導致形成黑洞。另外,按照目前的理論,大質量恒星演化至晚期可能經坍縮而形成黑洞,但並不知道有什麼過程會導致形成白洞。如果白洞存在,則可能是宇宙大爆炸時殘留下來的,有底稱為洞,無底的稱為道。

宇宙中的燈塔

脈衝星並非或明或暗地閃爍發光,而是發射出恒定的能量流。隻是這一能量彙聚成一束非常窄的光束,從星體的磁極發射出來。星體旋轉時,這一光束就像燈塔的光束或救護車警燈一樣掃過太空。隻有當光束直接照射到地球時,我們才能探測到脈衝信號。這樣,恒定的能量流彙聚成的光束就變成了脈衝光。

來自天體的脈衝信號

1967年夏天,著名的英國射電天文學家休伊什和女研究生貝爾小姐發現了一個能發射無線電脈衝的天體。後來這個天體被命名為脈衝星。它很有規律地發射一斷一續的脈衝,每經過1.337秒就重複一次,這是脈衝星自轉的結果。

宇宙的自然和諧

宇宙的運動有規律而且和諧,這似乎已成為一種萬古不變的信條。畢德哥拉斯學派提出“美是和諧與比例”,進而指出,人類生活的宇宙正是由於這種和諧才演化至今天並且秩序井然的。現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則指出,宇宙這種先定的和諧可以給人以美感和快感。

拓展閱讀

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致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提出星係的紅移量與星係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並推導出星係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