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星雲知識(1 / 2)

宇宙星雲知識

彌漫星雲

彌漫星雲沒有明顯的邊界,呈現為不規則的形狀,猶如天空中的雲彩,但是都能觀測到。它的直徑在幾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為每立方厘米10個至100個原子。主要分布在銀道麵附近,比較著名的有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等。

行星狀星雲

呈圓形、扁圓形或環形,有些與大行星很相像,因而得名,但和行星沒有任何聯係。它的樣子有點像煙圈,中心是空的。有一顆很亮的恒星在行星狀星雲的中央,稱為行星狀星雲的中央星,是正在演化成白矮星的恒星。行星狀星雲的生命十分短暫,通常這些氣殼在數萬年之內便會逐漸消失。

超新星遺跡

超新星爆發時﹐恒星的外層向周圍空間迅猛地拋出大量物質,這些物質在膨脹過程中和星際物質互相作用﹐形成絲狀氣體雲和氣殼遺留在空間﹐成為非熱射電源﹐這就是超新星遺跡。

超新星遺跡是一類與彌漫星雲性質完全不同的星雲,它們是超新星爆發後拋出的氣體形成的。

與行星狀星雲一樣,這類星雲的體積也在膨脹之中,最後也趨於消散。最有名的超新星遺跡是金星座中的蟹狀星雲,它是由一顆在1054年爆發的銀河係內的超新星留下的遺跡。

旋渦星雲

旋渦星雲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狀星雲,位於寶瓶座南部。這個星雲雖然十分漂亮,但是在城市秋季的夜空中,就是用小型望遠鏡也無法找到。這是因為它離地球太近了,導致光源分散,必須要通過廣視野中型望遠鏡在較黑暗的夜空才能看清。倘若在農村,用強力雙筒鏡就有可能看到。

三葉星雲

在1747年由法國天文學家勒讓蒂爾首先發現。這個星雲上有3條非常明顯的黑紋,它的形狀就好像是3片發亮的樹葉緊密而和諧地湊在一起,因此被稱作三葉星雲。由於星雲上麵那格外醒目的3條黑紋,也有天文學家將它叫作三裂星雲。三葉星雲位於人馬座,使用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拍攝三葉星雲的彩色照片。在三葉星雲的中心有一個包含有熾熱年輕恒星的疏散星團。這些恒星發出強烈的輻射轟擊周圍星雲中的氫原子,使它們失去了電子,當電子與質子再次組合時,它便發射出奇特的光——其中之一就是在星雲中所能見到的紅色光。

其他星雲

有的星雲是恒星的出生地,星雲塵埃在引力作用下漸漸收縮成為新的恒星,如獵戶座的M42星雲。M42星雲是位於獵戶座的發射和反射星雲,也是著名的獵戶座大星雲,屬彌漫星團。也有的是老恒星爆炸後的殘骸,如天鵝座的網狀星雲。網狀星雲是星核噴出的高能量物質火焰造成的。

拓展閱讀

氣泡星雲:這是一個灰塵氣體星雲,其直徑為10光年。氣泡星雲是由一顆恒星燃燒時的脫離物質構成的,恒星燃燒時可釋放出太陽數百倍亮度的光芒。該星雲距離地球11000光年,位於仙後星座。

太陽係八大行星

水星

水星表麵到處坑坑窪窪,褶皺、山脊和裂縫彼此相互交錯。內部很像地球,分為殼、幔和核三層。

水星的白天氣溫較高,平均地表溫度為179攝氏度,最高為427攝氏度,最低為零下173攝氏度。水星公轉軌道呈扁形,公轉速度為48千米/秒,是太陽係中運動速度最快的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88天。除公轉外,水星本身也在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