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的星球天王星(1 / 1)

最冷的星球天王星

天王星的發現

天王星是八大行星之一。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計為第七顆行星。1781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發現。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28.69億千米,直徑為51800千米,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24克,自轉周期為239小時,逆向自轉,表麵溫度約零下180攝氏度。探測資料表明,天王星為太陽係最冷的星球。

天王星在被發現是行星之前,已經被觀測了很多次,但都被當作恒星看待。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690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佛蘭斯蒂德在星表中將它編為金牛座34,並且至少觀測了6次。

法國天文學家在1750年至1769年也至少觀測了12次,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在1781年3月13日,於他位於索美塞特巴恩鎮新國王街19號自家的庭院中觀察到這顆行星,但在1781年4月26日最早的報告中他稱之為彗星。

俄國天文學家估計它至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至太陽的18倍,而沒有彗星曾在近日點4倍於地球至太陽距離之外被觀測到。

德國天文學家約翰·波得描述赫歇爾的發現像是“在土星軌道之外的圓形軌道上移動的恒星,可以被視為迄今仍未知的像行星的天體”。波得斷定這個以圓軌道運行的天體比起像彗星更像是一顆行星。這個天體很快便被接受是一顆行星。

在1783年,法國科學家拉普拉斯證實赫歇爾發現的是一顆行星。赫歇爾本人也向皇家天文學會的主席約翰·班克斯承認這個事實,為此,威廉·赫歇爾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柯普萊勳章。

天王星的運行

天王星每84個地球年環繞太陽公轉一周,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30億公裏,陽光的強度隻有地球的1/400。它的軌道元素在1783年首度被拉普拉斯計算出來,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預測和觀測的位置開始出現誤差。在1841年,英國天文學家約翰·柯西·亞當斯首先提出誤差也許可以歸結於一顆尚未被看見的行星的拉扯。

在1845年,勒維耶開始獨立地進行天王星軌道的研究,在1846年9月23日約翰·格弗裏恩·伽勒在勒維耶預測位置的附近發現了一顆新行星,稍後被命名為海王星。天王星內部的自轉周期是17小時又14分,但是,和所有巨大的行星一樣,它上部的大氣層朝自轉的方向可以體驗到非常強的風。實際上,在有些緯度,像是從赤道到南極的2/3路徑上,可以看見移動得非常迅速的大氣,隻要14個小時就能完整地自轉一周。

天王星的對流層

對流層是大氣層最低和密度最高的部分,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對流層頂實際的最低溫度,依在行星上的高度來決定。對流層頂是行星的上升暖氣流輻射遠紅外線最主要的區域,由此處測量到的有效溫度是59.1±0.3K。對流層應該還有高度複雜的雲係結構,水雲被假設在大氣壓力50帕至100帕之間,氨氫硫化物雲在20帕至40帕的壓力範圍內,氨或氫硫化物雲在3帕至10帕之間,最後是直接偵測到的甲烷雲在1帕至2帕之間。對流層是大氣層內動態非常充分的部分,展現出強風、明亮的雲彩和季節性的變化

天王星的氣候

與其他的氣體巨星,甚至是與相似的海王星比較,天王星的大氣層是非常平靜的。“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1986年飛掠過天王星時,總共觀察到了10個橫跨整個行星的雲帶特征。

有人提出解釋,認為這種特征是天王星的內熱低於其他巨大行星的結果。在天王星記錄到的最低溫度是49K,比海王星還要冷,這使天王星成為太陽係溫度最低的行星。

拓展閱讀

天王星主要是由岩石與各種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質所組成,其組成主要元素為氫,占83%,其次為氦,占15%。在許多方麵,天王星與大部分都是氣態氫組成的木星與土星不同,其性質比較接近木星與土星的地核部分而沒有類木行星包圍在外的巨大液態氣體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