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誕生與消亡(1 / 2)

宇宙的誕生與消亡

宇宙誕生的研究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宇宙現在的樣子又是如何演變而成的呢?在很早以前人類就提出了這些疑問。這些使人類困惑千年而未能破解的重大問題直至愛因斯坦提出了一般相對論學說之後,才首次得到了符合科學邏輯的解答。

一般相對論學說,提出宇宙有可能不斷的在膨脹,後來研究的結果證實了這一點。科學家們發現遠方的銀河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和我們的銀河拉遠距離,這說明宇宙正在逐漸地膨脹著。

另外,人們還發現宇宙空間到處充滿著雜音電波,這證明宇宙曾經是一個超高溫、高密度的大火球。

宇宙到底是什麼

宇宙是廣袤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淮南子·原道訓》寫道:“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

當宇宙中的物質分布出現不平衡時,局部物質結構就會不斷發生膨脹和收縮變化,但宇宙整體結構相對平衡的狀態不會改變。僅憑從地球角度觀測到的部分,可見星係與地球之間距離的遠近變化,但不能說明宇宙整體是在膨脹或收縮。就像地球上的海洋受引力作用不斷此消長彼的潮汐現象,並不能說明海水總量是在增加或減少一樣。

大爆炸宇宙論

“大爆炸宇宙論”被公認為是最標準的宇宙進化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推算,宇宙誕生的時間在150億年之前。宇宙剛剛誕生時,它的直徑僅有0.1米,但它的溫度和密度卻高得讓人無法想象。由於物質的溫度和密度驟然下降,使這個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膨脹。在“大爆炸”中誕生了各種元素和支配它們運動的力,也因此形成了星球和銀河,頃刻間宇宙之卵便演變成了“成年”的宇宙。

“大爆炸宇宙論”提出,宇宙可能是從既無空間也無時間的“虛無”之中以驚人的速度迅猛膨脹而瞬間誕生的。這種理論還提出,宇宙常常是周而複始地從誕生至消亡,再誕生、再消亡的輪回,我們現在的這個宇宙隻是從過去到未來無數個宇宙中的一個而已。但到目前為止,對於宇宙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理論,這還需要人類進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宇宙也會死亡嗎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宇宙也會有完結的一天嗎?它會以怎樣的形式完結?會是瞬間爆炸嗎?

根據科學家的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宇宙最終不會變成一團燃燒的烈火,而是會逐漸衰變成永恒的、冰冷的黑暗。然而地球人或許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因為地球人暫時還不會被宇宙“驅逐出境”。科學家又指出,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永遠存在的。宇宙也許不會突然消失,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讓人覺得越來越不舒服,並且最終變得不再適於生命生存。這種情況將會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出現呢?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問題。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來說,這些問題是一種冷酷的問題。

天文學家的推測

自從20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哈勃發現宇宙正在膨脹以來,“大爆炸”理論一直沒有擺脫被修改的命運。根據“大爆炸”理論,科學家指出,宇宙的最終命運取決於兩種相反力量長時間“拔河比賽”的結果。

一種力量是宇宙的膨脹,在過去的100多億年裏,宇宙的擴張一直在使星係之間的距離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