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曆法《授時曆》(1 / 2)

元代曆法《授時曆》

《授時曆》為元代實施的曆法名,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賜而得名,原著及史書均稱其為《授時曆經》。《授時曆》沿用400多年,是我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一部曆法。

《授時曆》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曆元,打破了古代製曆的習慣,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元朝統一全國後,當時所用的曆法《大明曆》已經誤差很大,元世祖忽必烈決定修改曆法。於是命人置局改曆,開始了我國曆法史上的又一次改革。

據《元史》記載,元大都天文台上有郭守敬製作的儀器13件。

據說,為了對它們加以說明,郭守敬奏進儀表式樣時,從上早朝講起,直講到下午,元世祖一直仔細傾聽而沒有絲毫倦意。這個記載反映出郭守敬講解生動,也反映出元世祖的重視和關心。

郭守敬又向元世祖列舉唐代僧一行為編《大衍曆》而進行全國天文測量的史實,提出為編製新曆法,也應該組織一次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的天文觀測。

元世祖接受了郭守敬的建議,派10多名天文學家到國內各地進行了幾項重要的天文觀測,曆史上把這項活動稱為“四海測驗”。

元代“四海測驗”不少於27個觀測點,分布在南起北緯15°,北至北緯65°,東起東經128°,西至東經100°的廣大地域。主要進行了日影、北極出地高度即觀察北極星的視線和地平麵形成的夾角度數、春分秋分晝夜時刻的測定。

至今還存在的觀測站在陽城,就是現在的河南省登封測景台,又稱“元代觀星台”。這裏在古人認為是“地中”。

登封測景台不僅僅是一個觀測站,同時也是一個固定的高表。表頂端就是高台上的橫梁,距地麵垂直距離13米。

高台北麵正南北橫臥著石砌的圭,石圭俗稱“量天尺”,長達40米。與通常使用的兩米高表比較,新的表高為原來表高的5倍,減小了測量的相對誤差。

郭守敬敢於在各觀測站都使用13米高表而不怕表高導致的端影模糊,是因為他配合使用了景符,通過景符上的小孔,將表頂端的像清晰地呈現在圭麵上。

景符是高表的輔助儀器。它利用微孔成像的原理,使高表橫梁所投虛影成為精確實像,清晰地投射在圭麵上,達到了人類測影史的最高精度,領先於同期的世界水平。

這次測量獲得了高精度的原始測量數據,對《授時曆》的編算貢獻很大。

經過許衡、郭守敬、王恂等天文學家們艱苦奮鬥,精確計算了四年,運用了割圓術來進行黃道坐標和赤道坐標數值之間的換算,以二次內插法解決了由於太陽運行速度不勻造成的曆法不準確問題,終於在公元1280年編成了這部曆史上空前精確、空前先進的曆法。

元世祖根據古書上“授民以時”的命意,取名為《授時曆》。

王恂是以算術聞名於當時的,元世祖命他負責治曆。他謙稱自己隻知推算年時節候的方法,要找一個深通曆法原理的人來負責,於是他推薦了許衡。

許衡是當時大儒,對於易學尤精,接受任命以後十分同意郭守敬製造儀器進行實測。

《授時曆》頒行的第二年,許衡病卒,王恂已於前一年去世,這時有關《授時曆》的計算方法、計算用表等尚未定稿,郭守敬又挑起整理著述最後定稿的重擔,成為參與編曆全過程的功臣。

《授時曆》是我國古代創製的最精密的曆法,用郭守敬自己的話說,《授時曆》“考正者七事”“創法者五事”。

考正者七事,一是精確地測定了至公元1280年的冬至時刻。二是給出了回歸年長度及歲差常數,即第一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的時間為365日24刻25分。古時一天分為100刻,即1年為365.2425日;如以小時計,《授時曆》為365日5時49分12秒。三是測定了冬至日太陽的位置,認為太陽在冬至點速度最高,在夏至點速度最低。四是測定了月亮在近地點時刻。五是測定了冬至前月亮過升交點的時刻。即冬至時月亮離黃白交點的距離,並進一步利用此數據測定了朔望日、近點月和交點月的日數。六是測定了二十八宿距星的度數。七是測定了二十四節氣時元大都日出日沒時刻及晝夜時間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