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的食譜

第一次早餐:熱咖啡。

第二次早餐:桃子晶、香腸餡餅、烤麵包、鮮桔汁。

午餐:雜燴、幹酪、巧克力、可可果子汁。

晚餐:金槍魚色拉、豆汁肉湯、巧克力點心、椒鹽餅幹、菠蘿葡萄果子汁。

這是美國“阿波羅”登月飛船上宇航員某一天的食譜。其中提供了前蘇聯“禮炮”號航天站上宇航員某一天更詳細的食譜組成。這些都是常規航天飲食,即宇航員在正常飛行情況下的“家常便飯”。除此之外,還有在穿著加壓航天服時通過頭盔進食孔食用的特製應急飲食,在飛船返回地麵而無人救援時的備用救生飲食。這眾多的航天飲食是根據什麼原則選擇的?或者說對航天飲食有什麼特殊要求呢?

宇航員的飲食要求

首先,航天飲食必須保證宇航員的營養要求。宇航員的工作十分繁重、緊張,體力和腦力消耗都很大。每個宇航員每日的飲章,熱值要在2800大卡(11723千焦)以上,蛋白質130克以上,脂肪10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350克以上。為了保證宇航員在噪聲、振動等影響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長期遠離人群時能情緒穩定,在失重脫鈣情況下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航天飲食中還必須含有足夠的氮、鉀、鈣等多種元素。

其次,航天飲食必須體積、重量輕,便於運輸和貯藏。因為火箭的發射費用是昂貴的,飛船的體積是有限的。

第三,航天飲食應易於消化和吸收,殘渣少,以保證宇航員的營養吸收和減少排泄物。因為垃圾處理也是一種很不容易的事。

第四,航天飲食必須保證在。37℃下存放6個月不腐爛變質。

第五,航天飲食的形狀和包裝應便於宇航員在失重環境中食用。

第六,航天飲食還必須適合宇航員的胃口,能引起他們的食欲。為了使航天飲食適合航天飛行的要求,美蘇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現在,他們都能提供幾十種航天食品。這些食品,在體積、重量、營養成分、存放和食用等方麵都能滿足要求,但在如何引起宇航員的食欲方麵,仍然投有多少辦法,不少宇航員常常埋怨食品味道不佳。1982年,美國宇航員戈登,富賴頓乘航天飛機返回後說:“我在太空吃了不少東西,可無論如何也品不出這些食物的滋味有何差別。”這其中的原因可能不在食品本身,而是航天環境引起宇航員的味覺失調,如失重使體液上流,鼻腔充血,導致味覺神經鈍化,唾液分泌發生變化影響味覺,或者是因看不到食物的顏色、聞不到食物的氣味而影響味覺。美籍華人王贛俊上天飛行時,為了使他能有好胃口,他的太太特意做了他平時愛吃的炒羊肉。這道食品被命名為“王太大炒羊肉”。

由於航天飲食如此重要,文還未盡人意,目前除美俄外,日本、法國都有人在研究航天飲食。1985年,一名法國宇航員乘美國航天飛機時,對美國的航天食品很快就吃膩了,返回後與一名航天生理學研究者合作,創辦了一家法國風味的航天飲食品開發公司,參與美蘇航天食品競爭。

航天食品的類型

載人航天以來,航天食品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軟管式半固體飲食。將含有80%以上水分的肉糜、果醬、菜泥等裝在軟管中,管壁襯有罐頭塗料,以防食物與鋁管直接接觸。每管重140~160克。食用時像擠牙膏一樣將食物擠入口中。載人航天初期都采用這種形式,因為在失重條件下物體可能飄飛,如果食物飄飛,不容易抓住,宇航員就會望食物而興歎了。而粉末狀食物到處飄浮,會影響儀器設備的工作性能,迷眼、鑽鼻,影響宇航員的工作,進入呼吸道還會影響健康。軟管狀食品不產生碎屑,而且能可靠地送進口中,宇航員不至於餓肚皮。但是,這種類型的食品既看不到它的顏色,又聞不到它的香味,引不起食欲,宇航員們不歡迎。

壓縮方塊式食品。食物經過壓縮,用複合塑料膜真空包裝。每塊像方塊糖那麼大,食用方便,不需任何處理,也不會掉屑,還保持了地球食物的風格。

脫水食物。食物經冷凍、升華幹燥,含水量一般在3%左右,由複合薄膜食品袋包裝,在室溫下微生物也難以生長繁殖,注水後可迅速恢複固有形狀和顏色。這種食品,營養成分損失較少,比方塊式食品更接近地球上的食品,但備餐手續較複雜。

軟包裝罐藏食品。雞塊、肉片、魚片等經過蒸煮滅菌,用複合塑料薄膜代替金屬材料包裝。這類食物有一定的粘性,放在盤子上不會飄飛,可與地球上一樣進食。

飲料。種類很多,如咖啡、牛奶、桔子汁、葡萄汁、糖茶等。一般製成粉劑或顆粒裝在塑料袋中,食用時加水即成。

湯料。蝦仁、布丁等湯料裝在塑料袋中,食用時注水即成。

此外還有桃幹、梨幹、蘋果幹等低水分食品。

宇航員飲食常規

航天飛行時采用每日四餐、份飯製,一周內的食譜不重複,以保持宇航員的營養和食欲。在美國航天飛機上,七名乘員分兩批用餐,輪流到廚房準備飲食。備餐者先把標好日期和餐次的大型塑料食品袋從貯存櫃中取出,裏麵裝有每個人的份飯。廚房備有冷熱水管道、烤箱、各種餐具、幹濕抹布等。對脫水食品,需用空心針注入涼水,再揉搓,使水和食品混合均勻,然後放入烤箱中用82℃的溫度烘烤。對湯料和飲料,需用空心針注入熱水。壓縮式食品不需任何加工處理,軟包裝食品放在盤子中即可食用。一頓飯不需半小時就可準備完畢。廚房還備有胡椒麵、醬油、辣油、鹽等調味品,進餐時可以選用。

餐桌是特製的,具有磁性,能吸住食品容器、刀、叉、匙等餐具,裝有水冷卻器和水加熱器。用餐時,先將身體固定好,以免飄浮。動作要輕柔,調節好呼吸節奏,不把食物弄碎弄飛。不張嘴嚼食物,最好用鼻呼吸,以免食物從嘴裏飛出乙總之,用餐時,必須集中精力,不能漫不經心。

宇航員的飲食供應是長期航夫中的大問,題,以每人每天1千克食品計算,5名乘員一年需要近2000千克。這需要占據航天飛行器很大的空間,也需要花費很大的火箭發射費用。所以,對於長期載人航天來說,最好的食品供應辦法是宇航員自己生產。生長的植物可以淨化空氣,植物的果實供人食用,莖葉喂養動物,人和動物的排泄物作植物的肥料,形成一個密閉的生態循環係統,改善生活環境,提供勞動消遣的場所,可源源不斷地獲得新鮮食品。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和培養適合太空養植的動植物。在眾多的糧食作物中,日美科學家看中了最普通的紅薯。紅薯是一種含糖、含熱量很高的食品,營養價值很高,除含豐富的澱粉外,烘烤的紅薯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它含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的種類都高於大米和白麵,特別是它含有的維生素A、B、C和纖維素是米麵中所缺少的。紅薯既可生食,也可熟食,還可加工成多種香甜的低水食品。紅薯的塊根耐旱、耐堿、耐寒,適應多種氣候。莖蔓貼地生長,占空間很小。紅薯易於栽培,一小塊切片,一小段莖蔓都可培植成株,收獲幾千克紅薯。

紅薯自然不是唯一適宜太空種植的糧食作物,科學家還在尋找著。

宇航員的口糧

宇航員的口糧即航天食品不僅要滿足營養衛生學方麵的特殊要求,而且其形狀、重量、體積、包裝、使用方法等都需要與太空飛行環境和飛行計劃相適應。在空間,每個宇航員每天需要的食物能量(包括飲料)要高於3000大卡(12558千焦)。此外,在他們的食物中還必須額外加入一些含鉀、鈣、氮等多元素礦物質,保證宇航員在空間失重條件下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確保他們的情緒和注意力不受影響。宇航員的口糧可分為常規飛行口糧、應急口糧和救生口糧。常規飛行口糧是指在軌道上飛行的食品,應急口糧是在航天服加壓條件下通過頭盔進食孔食用的食品,救生口糧是宇航員從飛船返回地麵時備用食品。總的食譜配製標準是采用每天四頓,六天為一配製單元,每日熱值3000大卡(12558千焦)以上,其營養成分分配為:蛋白質1432克,脂肪1235克,碳水化合物3913克,水分4699克。其口糧重量和體積略有差異。如美國“水星”飛船食品重量和體積分別為1993克和3130立方厘米,阿波羅飛船食品分別為1162克和3083立方厘米。現在宇航員的食品今非昔比,品種已由昔日的十幾種提到幾十種乃至100多種。

美國航天飛機食品

食品:蘋果醬、杏幹、蘆筍、牛肉杏仁和甜食,鹹牛肉、牛肉幹、澆汁牛肉、酸黃瓜碎牛肉沙司、牛肉小餡餅、烤牛排沙司、牛排、酸奶蘑菇烹製的牛肉麵,黑麥麵包,什錦風味糖果,幹酪花椰菜、早餐麵包卷、幹酪菜花、麥片、玉米片、葡萄幹、軟幹酪、雞肉、雞肉麵條、雞肉米飯、奶油脆餅、山核桃餅幹、全麥餅幹、炒雞蛋、杏仁酥條、巧克力薄片條、奶油花生、法蘭克福香腸、果料蛋糕、什錦小果汁、法式菜花青豆、青豆椰菜、火腿、果醬、空心粉幹酪、辣醬烤肉、杏仁、檸檬布丁、花生、美味桃子、桃幹、梨、奶油豌豆沙司、菠蘿、鹹味奶油布丁、燴肉米飯、大馬哈魚、香腸小餡餅、蝦、蝦仁、蘑菇奶油湯、麵條、草莓、燜土豆、金槍魚、鹵汁火雞、熏火雞片、什錦意大利蔬菜。

飲料:蘋果汁、可可、黑咖啡、奶油咖啡、奶油糖咖啡、糖咖啡、葡萄汁、檸檬汁、桔汁、桔子葡萄檸檬汁、草莓汁、茶、葡萄小果汁、配好的巧克力、檸檬糖茶、糖茶、熱多味果汁飲料。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

辛辣調味品:胡椒、鹽、調味汁、調味蕃茄醬、辣椒、蛋黃醬、芥末。

為適應宇航員越來越挑剔的“胃口”,航天食品的開發正在日新月異。據報載,目前日本和美國科學家止在聯合開發紅薯作為航天食品供宇航員食用。其理由是:紅薯的營養價值高,它除含有澱粉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鐵、鈣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它所含的維生素和氮基酸種類之多,含量之大,高於大米、白麵和細糧,特別是它含的維生素A、B、C和纖維素是米、麵中所缺乏的;紅薯對環境的適應性強、耐寒、耐旱、耐堿、成活率高、產量高而適合於太空生長。如果開發成功,有朝一日,紅薯將身價百倍,同時代寵兒一起遨遊太空。

航天食品的特點

太空軌道飛行期間,飛船內的各種物體包括人都處在失重狀態下,地球上原有的方位和輕重概念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呈現自由漂浮狀態。幹粉末狀的食品會在艙內漂浮,被吸人人的呼吸道,影響健康;飄落到儀器設備中,會影響設備的功能。所以對航天食品的加工、重量、體積等提出了不同的特殊要求。

航天食品的基本要求,一是粗食盡可能少,因為粗食不易消化;二是要吸收率高,殘渣少,重量輕,體積小,營養豐富;三是必須在377℃的溫度下放置6個月而不腐爛變質;四是必須符合宇航員的飲食習慣和口味,能引起食欲,吃得開心。

航天食品經曆了由簡單到複雜,由失真到仿真等一係列演變和改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