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第八章

創設機會,品嚐成功

其實,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潛意識裏都有自我表現的強烈欲望,都想嚐試能給人愉悅感受的成就感。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更是具有英雄主義的情結。這時候,要盡力創造機會,充分讓他們表現,讓他們享受成就感。這時候的老師,也完全可以表現得很“無能”。譬如,教室的後門門鎖壞了,就說:老師是外行,一點也不懂修理,相信同學中會有能工巧匠,尤其是男同學,希望明天能看到你們的勞動成果。第二天鎖真的修好了。

在“陽光體育”的展演活動中,有一項是跳大繩。五根大繩子同時甩開,十位同學在裏麵跳,另有十位同學還要在大繩裏跳小繩,互相要配合好不出錯,難度確實大。如何處理好這一技術難題呢?記得當時我很謙虛地說:“老師一點都不懂,相信你們會在實踐中找到最好的甩繩方法,也能找到最佳的甩繩節奏,因為同學們都很聰明,能人輩出。”這麼一鼓勁,同學們的興致都上來了,個個獻計獻策,想出了很多好點子。

最後,在展演活動中,同學們的精彩表演,贏得了陣陣掌聲。在這方麵,應采用“偷懶政策”,努力培養學生的主人公意識。以後班級的掃帚破了,不用提醒,男同學都會主動修好;飲料瓶積得差不多了,學生們也會主動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要開家長會了,還會主動幫助做好“歡迎家長”的幻燈片。事後老師要做的隻是樂悠悠地大肆表揚孩子們。

其實學生們很聰明,隻是給他們的束縛太多了,這樣不僅壓抑了學生的能力,更給班級管理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隻要能勇敢地信任學生,大方地給學生表現的機會,不吝嗇地幫助學生品嚐成功的喜悅,學生的優秀表現會讓我們更高效地管理班級。

總之,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本著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主的原則,及時發現學生中暴露的各種新心理問題,利用多種渠道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真正實現新課程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20.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管理活動

班級活動對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麵全麵發展。為其接受進一步的專業學習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打基礎,實現我國總的教育目的和小學教育目標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班級活動是促進班級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麵全麵發展、打好素質基礎的重要形式、途徑和方法。

班級活動為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提供了實踐的條件和生活經驗的基礎。班級活動,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密切了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係,使學生更多地體驗個人同他人、集體、社會的複雜關係,並在實踐活動中履行所掌握的品德規範,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把小學生旺盛的精力、濃厚的興趣、廣泛的愛好引導到健康發展的軌道。班級活動使學生學習的領域擴大了,學習機會增多了,有效的激發求知的興趣,這對促進智能的發展有很大幫助。班級活動使學生不僅動腦動口,而且動手動腳,全身運動,身心處於緊張熱烈而又輕鬆愉快的幸奮狀態,從而有助於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並可使學生受到審美教育,培養勞動觀點和習慣。

班級活動促進學生特長和能力的發展。在活動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願地去選擇自己感興趣又適合自己的活動,這樣學生就可以按興趣、愛好、特長組織在一起,共同促進,使特長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這也有利於班主任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特長和能力的發展。班級活動有助於學生主創精神的培養。學生是班級活動的主人,有的班級活動需要由他們自己來設計、組織、管理,即便是以班主任為主組織、領導的班級活動,同樣需要學生積極參與設計、管理,這些對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都有積極的作用。班級活動還可以滿足學生交往的需要,使他們在交往中培養起健康的、豐富的感情,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2)班級活動是組織、建設良好班集體的有效方法。

第一,班級活動有助於班集體的形成。一般來說,組織、形成班集體總是以協調一致的集體工作和有益的班級活動開始的。如果一個班級不開展或很少開展活動,是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集體的。

第二,班級活動有助於實現班級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從而促進班集體的發展與完善。班集體是實現班級的奮鬥目標的實踐活動中發展和鞏固起來的。目標是班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而組織相應的具體活動則是班集體向著既定目標前進的重要形式。隻有在班級活動中,學生才能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

個人與他人的關係,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對集體的責任感、義務感。如果沒有活動,學生就不會感到集體的存在,也就不會主動的關心集體,為集體的利益而奮鬥;而有了活動,學生則會精神煥發,並促進學生間的交往、團結和班集體的鞏固與發展。

第三,班級活動有助於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在健康、有益的班級活動中,正確的、合理的東西得到肯定、弘揚,錯誤的、不良的東西則為大家所不齒。這樣,正確的輿論和班風就會逐步形成、發展起來。所以說班級活動是創建班集體的血液,是形成集體主義思想的搖籃,沒有活動就沒有集體。

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是班主任對班級的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培養學生素質基礎的基本形式,活動搞得多,內容豐富多彩,鍛煉學生和學生幹部的能力,在活動中尋找快樂,獲得知識,提高各方麵的能力。

21.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對班級管理方式偏重於專斷

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應試教育”,分數和排名是學校和教師工作業績的衡量指標,這導致了高度重視課堂教學和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內在需求。班主任一直在做程式化的教育教學工作,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確保班級的成績在學校中的排名和讓學生服從老師,以維護教師的權威不受侵害,使學生服從教師指揮,學生必須被動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

班級管理製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在班級中設置班幹部,旨在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和民主作風,學會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學的班幹部相對固定,是一些學生形成了“幹部作風”,不能平等地對待同學,而多數學生卻缺少機會,學生在社會環境及部分家長的影響下,往往把幹部看成是榮譽的象征,多數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性!

22.班級管理問題的解決策略

要解決我國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新機製,在班級管理中,隻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這就要求做到:

以滿足學生的發展為目的

學生的發展是班級管理的核心。紀律、秩序、控製、服從是傳統班級管理所追求的目標。在現代教育活動中,班級活動完全是培養人的實踐活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既是班級活動的出發點,又是班級活動的最終歸宿。班級管理的實質就是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盡可能的開發。

確立學生在班級中主體地位

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是學校管理的宗旨。現代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發揚學生在班級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建立一套能夠持久地激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製,確保學生持久發展。

有目的地訓練學生進行班級管理的能力

要實行班級幹部輪換製,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並學會與人合作。以訓練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主的班級管理製度改革的重點是:把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教育活動轉變為學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體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具體的做法包括:適當增加“小幹部”崗位,並適當輪換;按照民主程序選舉班幹部;引導學生幹部做“學生的代表”;引導學生“小幹部”做好合格的班級小主人!第二節學校班級管理製度

1.班級規章製度

班級成員義務

(1)遵守國家、學校關於大學生的各種規章製度和管理條例,以此作為日常行為的準則。

(2)每位同學應熱愛班級體,支持班級的工作,積極參加班裏組織的各項活動。

(3)每位同學應在日常的集體生活中,行動上做到團結友愛、禮貌待人、富有同情心、積極向上。

(4)個人生活上,每位同學應做到起臥有時、講究衛生、合理安排時間、不沉迷於上網、拒絕賭博、酗酒。

(5)學習方麵每位同學應積極努力,互幫互助,取長補短,按時按量完成學習任務。

(6)出勤方麵:首先,嚴格遵守班級的作息時間;其次,每位同學應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

(7)考試考查方麵,要求嚴格遵守考試紀律,不作弊,不幫助他人作弊,誠實信用。

班委會組織製度

班級內部設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生活委員,文藝委員,三名小組長共八人,不設立團支部,團的生活跟隨原所在班級進行。班委會組織的原則是民主集中製,每季度定期考核,對支持率低於半數的幹部取消其職務,通過公開公平的競爭方式選出新幹部,選舉結果報送輔導員及班主任經審核後生效。班委必須以身作則,一切言行聽指揮,一切行動作帶頭作用,對於一切考勤應該真實反映。各施其責,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級會議製度

周會製度:每周定期召開班委會一次,全體班委參加,必要時擴大到小組小組長。會議由班長主持,總結班級近期工作,提出解決出現問題的方案,並研究布置下期工作。班會的考勤及記錄由學習委員負責,並將結果和出勤狀況記錄在班級日誌本上。

班會製度:半個月定期召開由全體同學參加的班會,進行班級活動的布置和總結,並且陳述班級其他的相關事情。同學們可暢所欲言。會議記錄由學習委員負責,生活委員進行班會考勤。

班費管理製度

本班班費由生活委員統一收取和管理,具體收支都應記錄在案,班級賬務一個月公示一次,每學期進行一次大總結。支出30元以下由生活委員決定,30—100元由班委會討論決定,100元以上須經全班會議通過方可生效。采購物品時至少兩人,生活委員不涉及采購工作。采購人員憑發票到生活委員處報銷。30元以下由生活委員直接報銷,30元以上由生活委員報經班長或輔導員審核無誤批準後報銷。班費的使用原則是節約,高效,公開,隨時隨地接受班級同學監督。

請假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