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科學的巨人(2 / 3)

愛因斯坦曾用這樣一個簡明的例子來解釋他的“相對論”:一個美麗的姑娘伴你對坐一小時,可是你會覺得好像隻有一分鍾那麼短暫;而如果要是你在火爐上坐上一分鍾,那麼你會覺得那像有一小時那麼久了。

其實,真的去實驗一次就明白了,誰都願意和美人對坐,卻不願意坐在火爐上。

愛因斯坦的夫人不懂他的“相對論”。不過,她懂得如何做一個好太太,應該如何侍奉她的丈夫。比如:當她邀請朋友到家裏聚會時,她想要求她的丈夫也參與她們的盛會,但愛因斯坦往往會粗聲厲言地回答:“不!不!我不能去,我不能忍受這樣的騷擾,讓我不能安心地工作。我要立刻離開此地。”這時,愛因斯坦夫人會耐心地等待他發完怒,再說幾句好話使他服服帖帖地跟她下樓去參與她們的聚會。而他呢,也會因此得到一段最舒適的休息。

據愛因斯坦夫人說,她的丈夫在思想上是極其願意遵守秩序的,而在日常生活上,他則喜歡“隨便”,喜歡什麼時候做就什麼時候做,不願受拘束。他替自己立下了兩條規則:一條是不受任何規則的阻礙;另一條是不會為任何人的意見所支配。

愛斯坦的確是一個極會享受快樂的人。他的快樂主張是一種很好的哲學,也許勝過他的”相對論”。因為他的快樂,不需要從任何人身上取得好處。他輕視金錢、名聲和禮讚,他知道,在工作中可以得到快樂,而愛因斯坦的小提琴,占據了他生命史上重要的一環,在小提琴上或劃船上他也同樣可以尋求到快樂。

居裏夫人——科學女傑

卡耐基智慧金言:

1.居裏夫人做人的原則就是:不做百萬富豪,而寧願過樸素的生活;不願無所事事地生活,而選擇了奉獻生命。

2.獲得權威,這是人類的的一種天性。

這位羞怯靦腆的姑娘,由於發現了新元素“鐳”,而一舉成為聞名世界的科學女傑。

能在人類曆史上留下朽聲名的女性人物屈指可數,但居裏夫人就是其中傑出的一位!她出生於命運多舛的波蘭,是一個羞怯、靦腆的女孩子,由於發現了新元素“鐳”,而一舉成為聞名世界的科學女傑。

時至而今,人類仍未停止過與癌症搏鬥,而鐳的發現,卻為人類征服這一頑症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鐳可以治療無法醫治的癌症、可以破壞病變的細胞、可以治療多種毒瘤和癌腫。

她在巴黎大學攻讀物理和數學時孑然一身,一貧如洗,甚至因為饑餓過度和不會照顧自己暈倒過多次,這對一名女性來說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52年後,一家電影公司投巨資將她的生平搬上銀幕,那部影片讓無數人深受感動。

就是這位羞怯的姑娘,以自己的巾幗之軀在自然科學的王國裏過關斬將,她在一生中摘取了兩個諾貝爾獎卜個是10年的物理學獎,一個是1911年的化學獎)。

19歲時,她在故鄉波蘭的一個貴族家裏做家庭教師。這個聖誕節的前夕,這家在外地讀大學的長子回家度假,在這個假期裏,他和住在他家裏的家庭教師一起跳舞、滑冰。她的美麗、端莊以及充滿智慧的詩人氣質令他深深地愛上了她,以至於後來他正式向她求婚。聽到這個消息後,他的母親幾乎氣絕而死,他的父親也大發雷霆:“什麼?我們家的兒子竟然向一個一文不名的女孩求婚!簡直是荒唐之極!”

當愛情之花正在這兩個浪漫的青年之間開始綻放的時候,殘酷的世俗偏見無情地把它們扼殺了,這對未來的居裏夫人來說無異是迎麵一擊,於是她毅然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的地方,隻身前往巴黎求學,並決定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科學事業。

1891年,這位名叫瑪麗亞的波蘭女孩進入了巴黎大學。由於她的性格非常羞怯,再加上她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到學習當中,不願將時間浪費在社交活動上,因此她幾乎沒有任何朋友。大學四年,她就靠當年自己做家教時省吃儉用存下的一點積蓄以及父親偶爾寄來的一點錢來維持生計。她一天的生活費隻有六角錢——因此,她隻能租那些沒有電燈和火爐的簡陋房子,在寒冬裏如果能買上兩袋煤炭取暖就已經算是最奢侈的享受了。

為了節省那些有限的珍貴煤炭,在冬夜裏,她舍不得用火爐取暖,常常凍得手指不聽使喚,身體也拚命地發抖,但她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數學。睡覺時,她把毛巾、床單、枕頭套、外套等一股腦拿來蓋在身上取暖,但即使如此仍然無法擋住陣陣寒意。有時候,她甚至把椅子壓在身上,以減輕寒冷所帶給她的肉體痛楚,這的確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在飲食方麵,她的窘境也是可想而知的。她不僅沒有錢買飯吃,而且還怕做飯會浪費她寶貴的時間,因此,她往往會接連幾個星期用塗了奶油的麵包充饑,外加一點紅茶果腹。有時她由於過度的饑餓,竟至於神誌不清地倒在床上失去了知覺。有一次她在課堂上昏了過去,當她恢複意識後向醫師坦白道:“事實上,我已經有好幾天隻靠少數的櫻桃和蘿卜來充饑了……”

這位住在閣樓裏的窮學生,一心一意鑽研學問,10年後,她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她完全埋頭於科學研究中,追求知識的熱情絲毫沒有因為饑餓而發生改變,也沒有被寒冷所毀滅。

到巴黎三年後,瑪麗亞結婚了。她的丈夫與她情投意合,非常匹配——他和她一樣致力於科學研究,他就是皮爾·居裏,雖然他才35歲,但已經是法國一流的科學家了。兩人結婚時,財產隻有兩輛自行車,他們所謂的“度蜜月”,事實上就是並肩騎著自行車,到法國鄉下瀏覽風光。中餐僅以麵包、乳酪和水果充饑,晚上則投宿於簡陋的旅舍。

三年以後,居裏夫人著手準備博士論文,她決定把新發現的問題當做自己的主題——(鈾,為何能放出輻射線?》就是她的論文題目,她開始向神秘的化學國度進軍。她測試了幾乎所有的化學物質和上百種金屬,研究是否有某種金屬能夠放射出不可思議的放射線。最後,她終於發現‘種未知的新元素能夠發出強而有力的射線來。

皮爾·居裏為了幫助妻子共同研究這種新元素,停止了自己的實驗。

夫妻倆反複試驗了數月之後,向學術界發表了他們研究的最新成果:他們發現了一種放射性能比鈾強200萬倍的金屬,這種金屬發出的射線能夠把木材、石頭甚至鋼鐵穿透。隻有厚鉛板才能擋住這種放射線。如果這個發現成為事實,那麼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界的基礎理論將被徹底推翻。居裏夫人將這個放射性金屬命名為“鐳”。

但是,鐳的本質和所有的金屬完全不同,按照常理鐳金屬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學術界對他們的研究提出質疑,並且要求他們出示確鑿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金屬的存在,要求他們提煉出純粹的鐳並將其原子量測定出來。

從1898年到1902年,居裏夫婦為了證明鐳的存在努力研究了達四年之久。在經過四年艱苦的實驗後,他們終於得到了十分之一克的鐳,它的體積隻有半顆糖那麼大。

這“半顆糖”是如何提煉而成的呢?這些隻有半顆糖大小的鐳是從重達八噸的礦石中提煉而來的。他們的實驗室就是那破舊不堪、早就廢棄了的舊倉庫,那裏連塊床板都沒有,一到下雨天屋頂還會漏水,屋裏雖有一個破舊的火爐,卻不能用,因此屋內和屋外幾乎是一樣寒冷。他們就在這樣的倉庫裏煮礦石。化學藥品冒出來的濃煙熏壞了眼睛,也使得他們的喉嚨因感染而作痛。

居裏夫婦就是在這個陰暗的倉庫中堅持做了四年的實驗。最後,她的丈夫失望地說:“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做吧!”但是妻子不肯停止實驗,她堅持不懈地做了下去,在妻子的一再堅持之下;他們終於成功地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的鐳。

居裏夫人因這一成果一下子成為全世界最傑出、最有名的女性。但是,得到榮譽的時刻,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嗎?“不,錯了。”她說,“在家徒四壁,連塊床板也沒有,一麵為貧窮所逼迫,一麵潛心研究時——那才是最幸福的時刻。”

1902年,居裏夫婦做出了自己偉大的選擇——大家都知道,鐳是治療癌症不可或缺的物質。鐳的需要量肯定會逐漸增加,而隻有居裏夫婦才知道它的製造法。因此,如果得到了鐳的采取專利,那麼,無論世界哪個地方要生產鐳,她都可以能夠得到報償。而這樣一來,就可以改善全家的經濟狀況,自己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辛苦地工作了。借此還可以為自己建一個設備良好的實驗室,以便從事更進一步的研究。

那麼,居裏夫人又是怎樣做的呢?她沒有因為發現鐳,而接受過哪怕是一便士。“可以這麼做嗎?”她說,“如果那樣做的話,就違背了科學精神。它是用來治療疾病的。”居裏夫人做人的原則就是:不做百萬富豪,而寧願過樸素的生活;不願無所事事地生活,而選擇了奉獻生命。

馬可尼——無限電發明者

卡耐基智慧金言:

1.行動勝於言論。

2.人類再一次戰勝了時間和空間,在人類的眼前又展現出一個新的時代。無線電報產生了,它注定要為你我改造周圍的這個世界做出巨大的貢獻。

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認為實驗並不是一種浪費,終於在27歲時發明了無線電,讓無限的空間濃縮為幾秒鍾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