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減輕同事壓力的方法3
6.調整自己以減輕同事壓力
美國一網站近日通過在全美國範圍內的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工作者稱他們的壓力很大,人們往往責備同事,有16%的人認為難以相處的同事是壓力的首要來源。
雖然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並非所有的壓力都能轉化成動力,同事關係已經成為職場中首要的困擾因素,而且很難化解。來自工作指標、截止期限和自我期待落差等方麵的困惑都可能通過調整自我、打破常規、另辟新路來緩解壓力,而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要包容同事之間個性和工作方式的差異則比較難。世界之所以生機勃勃、豐富多彩,主要來自於生物多樣性,我們雖然無法改變風向,但可以調整風帆,仍然可以前行。如果我們和少數同事之間難以相處,完全可以接受這一正常的現實,隻要不影響到學校和個人利益,求同存異,照樣可以各走陽光道。反之,如果我們和大多數人都難以相處,應多向內看,調整自己。
7.善於交往以減輕壓力
經常聽人說工作壓力大、做事不順心,細問之後可以聽到這樣的心裏話:“在單位我不善於人際交往……”其實,這種工作壓力大的感覺與“不合群”有一定的關係。
工作中的合群性是與一個人從小是否過過集體生活、是否學過怎樣與人溝通有關。不善於與人溝通的人往往從小就比較孤僻、家庭環境中溝通比較少、從未真正學會與人交往的藝術。這樣的人到了工作崗位,就會把在家庭中缺乏溝通的狀態帶到工作中,總是希望別人主動接近自己,自己卻不會主動與人交流,時間長了,同事覺得他“不愛說話”,也就逐漸放棄了與他的交往,這時他又會感到被排擠,感到孤獨,心理壓力就會增大。
現代社會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同事之間配合,打團體戰,不善於與人交往的人往往不善於與人合作,隻能單打獨鬥,不能利用別人的資源,因此完成相同的工作,付出的努力和壓力就要比其他的同事大得多。
不善於與人交往的教師往往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這並不是說他們願意這樣,有很多人也很渴望能像那些交際明星一樣“會說話”,但是長期的封閉,使他們不了解別人的心理和情感,說起話來往往隻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就使他們很難與別人建立真正良好的人際關係,而隻能感到“我巴結別人還巴結不上”,並陷於尷尬的境地。
不善與人交往的教師在職場中經常會感到被傷害。其實別人可能沒有故意傷害他,隻是他自己不接納自己,從而感到別人也不接納他,時間長了,就沒有人願意和他交往,這也是讓他感到有“壓力”的原因之一。
那麼,不善於人際交往的教師怎樣做才能減輕壓力呢?首先在人際交往麵前不要逃避和退縮,要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學習人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其次,在交往中不要對自己有完美主義的要求,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當我們真正放鬆下來,就會發現,別人很喜歡跟我們交往,工作壓力也會減輕。
8.通過默契合作減輕同事壓力
職場上的人多種多樣,且非常複雜,僅在性格上的表現就千差萬別,因此,在人際交往當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從總體上來說,這些人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與自己合得來,一種是合不來的。而要是在其他場合,可以盡量避免與自己性格不合的人交往,但在學校裏,就不能這樣做了,如果與同事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無形當中就增加了自己和他人的壓力。
無論是一個怎樣小的學校,都有它為維持經營而製訂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學校裏的每個老師都必須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如果學校裏的全體成員不能默契合作而無法實現每月每年的目標,那這個學校也就不複存在了,更不會有發展了。而學校全體成員能否默契合作是由人際關係決定的。如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因為和那個同事或領導不和……那麼學校內部的人際關係就會很緊張,這樣的學校在學校間的競爭中自然會失去競爭力而被淘汰。
性格合得來也好,合不來也好,喜歡也好,討厭也罷,都必須齊心協力地工作,這是學校及組織生存的必需條件。所以說,在學校中做事,你要學得大度些,允許有不同性格的同事存在,並學會與不同性格的同事相處。這樣,工作起來才能相互協調,心情愉快,也就達到了化解職場壓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