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教師的情感心理嗬護3
7.夫妻要創造家庭的和諧氣氛
家庭中最不適宜議論家事的時間是下午5~7時,而最適宜的時間,則在晚上8時左右。
下午5~7時這段時間,是一日之中最“危險”的時間,是夫妻議論家事極易產生衝突的時刻。因為外出工作的夫妻,都很疲勞困倦,身心狀態均處於最低潮。除了由困倦而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之外,心情亦多數焦躁緊張,夫妻無法心平氣和,稍一不慎,便會無法自製地各走極端,弄得極不愉快。
到了晚上8時左右,飯後的鬆弛狀態使夫妻恢複了對事物的反應靈敏度,心情也比較開朗。此時議論家事,不但獲得的成功機會較多,而且夫妻吵架的現象亦會減少。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做妻子的,往往在丈夫下班回家之際,便向他叨叨不休,把各種家庭小事向他傾訴或要求處理解決,這種不明智的做法,通常會使丈夫感到厭煩。
按理說,夫妻倆有一個脾氣不好,就很難相處了;夫妻倆脾氣若都不好,相處就更難了。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不少脾氣不好或不大好的夫妻,卻相處得很恩愛,這是為什麼呢?
關鍵是愛與體諒。這比什麼都重要。有個孩子問媽媽:“爸爸為啥愛在你麵前發脾氣呢?”媽媽笑著對他說:“那是因為媽媽是爸爸最親的人呀!”事實也是如此。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當遇到挫折或與同事鬧了別扭時,心裏不痛快,在別人麵前不會輕易發泄。回到家裏,在親人麵前,常被一丁點兒小事激發出來而發脾氣。這一點應該理解,不能求全責備。愛的本身就包含體諒。愛得越深,就越能體諒。有人說得好,愛一個人應該包括愛他(她)的缺點。這裏的“愛”,就是寬容、體諒。夫妻倆如果都能這樣想,這樣做,都能體諒對方,壞脾氣就不會興風作浪。
夫妻倆應該學會觀察和掌握“火候”。在對方發脾氣時,你就多容忍,壓住自己的火氣,即他發火,你就不發,切不可針鋒相對。
當然,單純依靠對方的寬容和諒解並不能解決問題,這僅僅是第一步。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應該求助於心理學。夫妻雙方都應該學習、掌握一些心理學常識,了解自己和愛人究竟屬於哪一種氣質,即摸透自己和對方的脾氣都有哪些特點。特別是知道對方在什麼情況下好發脾氣,哪些情況又不大發脾氣。每個脾氣不好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發作規律。夫妻雙方若都能了解這些規律,有的放矢地防範,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強調的是:壞脾氣畢竟是一種缺點,任它泛濫,不僅傷人,也會害己。因此,夫妻雙方都應該下決心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8.夫妻心理相容的方法有哪些
在家庭中能享受甜蜜愛情的人,總說他們“合得來”,離婚的人則說他們“合不來”。從心理學上講,所謂“合得來”就是心理相容,反之就是心理相悖。心理相容主要是指人們的思想意識、情操、誌向、信念、興趣、愛好等方麵的合拍與協調。
那麼,都在上班的夫妻之間如何做到心理相容呢?
相互尊重:夫妻彼此尊重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條件。因此,夫妻間不會因為職位高低、能力大小而影響相互尊重。“男尊女卑”、“夫唱婦隨”或“妻管嚴”的思想意識,將有損於愛情的鞏固與發展。夫妻間相互諷刺挖苦,冷嘲熱諷,侮辱人格,甚至打罵將嚴重地動搖原有的愛情基礎。
相互忠貞:忠貞是愛情的基礎,也是愛情結構中的基本因素。愛情應執著專一,絕不是朝秦暮楚,腳踏兩隻船。夫妻間的忠貞,並非將愛人當作自己的附屬品,否則就降低了愛情的價值,玷汙了愛情。
相互信任:夫妻都要支持對方的正常社會交往,不可為此捕風捉影,疑神疑鬼,一旦有疑慮,要開誠布公,及時交換意見,消除誤會,加深了解。
相互吸引:不少人婚後由於家庭事務繁重,不求上進,不注意個人衛生,甚至不修邊幅,這就無意中衝淡了性愛的吸引力。因此,夫妻都要增強自己的吸引力,使愛情不斷更新。
另外,許多夫妻整天守在一起,以為這樣才是真正的相愛,其實適當的分離可以增加相互間的吸引。夫妻之間的短暫分別,通過書信往來等形式相互交流,會使雙方的感情基礎更加牢固。